赵建
(中山市实验小学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正处于三观素质培养关键时期的小学生,需要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正确引导,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素质。学校作为先锋,需要贯彻与落实新课标要求,以核心素养教育为导向,确立明确的教育方向,培养与塑造素质全面的新时代学生。小学教师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基本目标,不断调整和改良教学方法与策略,按照时代趋势,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注入道德教育元素。通过潜移默化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道德理念认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工作思路
前言:影响小学德育教育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教师自身的品德素质影响最大。当前教师教育能力评价的标准之中,教师品德素质渐渐成为了核心内容。传道解惑期间,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形成开拓的视野,同时还要在合适的契机下引入道德素质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和道德观。教书育人以及立德树人目前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职业与素质要求。以国内的教育趋势来看,小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能只考虑成绩,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三观道德。教师需要不断反思与改进德育教育方法与方式,按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知识水平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德育教育
近些年在国内教育改革的探索中,已经渐渐呈现出标准化的素质教育模板。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具象化表现可以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1]。各个要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补充且相互促进。不同情境中可以展现不同的价值与作用。以这一框架切入,便能对不同年龄段和成长特点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核心素养教育视角下,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当前国内很多小学已经明确了各个学科的道德素质建设要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作为方向,不断探索新时代的教育趋势和目标。唯有实现了学生的正确理想与人生目标塑造,学生才能有望在小学教育形成正确道德品质与价值观,成为素质全面,能力出色的人,为今后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奠定基础,主动投身与科学知识学习以及文明复兴的伟大工作之中。
此外当前国内发展十分迅速,在信息爆炸背景下,学生接受到来自各种各样渠道的信息。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信息分辨能力[2]。有些时候潜移默化被不良信息影响,导致小学生深受毒害。为了减少影响,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德育工作十分重要。每周开展一次或者两次的网络安全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学会正确的上网方式。同时面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也能让学生针对性的思考与辨别,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而这体现了我国核心素养教育对于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素质的培养。
核心素养教育明确了德育教育要求与方向。文化基础教育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使学生逐步形成道德人文审美意识,了解与他人相处的正确方式,可以关怀他人,并尊重他人。文化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和追求真理,在探索中需要秉承严谨科学的态度。自主发展中,最关键的是文明上网,使学生了解正确的上网方式和伦理道德,让学生掌握保护知识与信息安全知识。过去德育教育中还包括人格教育、生命教育[3]。教师需要结合时代发展情况,按照需求合理开展教育。近些年经常发生的小学生轻生问题敲响了警钟,必须重视生命教育。
社会参与中,爱国教育和感恩教育是主旋律,应当培养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如何感恩,为何感恩,感恩方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德育教育思路
(一)立德树人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自我辨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牢牢把握学生三观素质培养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内容的同时,接受道德教育,成为优秀的综合人才。该过程需要来自教师的引导。为人师表与立德树人是教师开展三观素质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时刻留意自身言谈举止,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与观念。应保障自身的行为具有正确引导性和教育性。自身不立无法育人。教师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与素质,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榜样,应当在学生平时密切接触的各种环境、情境、场所中增加德育教育互动契机。
比如课堂教学的时候,布置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道德模范故事与事迹,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人身上有哪些吸引人的人格魅力、高尚精神值得自己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有了成长的道德榜样。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创意性的方法写作,自由想象被污染的环境以及被人类伤害的花草树木会有哪些感情,从而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美好的环境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了解花草树木艰难的成长历程,使学生了解到花草树木、自然动物的生命意义,了解保护生命和环境的重要性。之后让学生自行讨论如何保护环境与动植物做到知行合一。
(二)主题教育
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呈现出多样化主题,包括感恩教育、爱国教育、生命教育。对待不同主题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引导学生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形成学习积极性。
生命教育中教师可以播放或讲述名人成长中经历的困难古诗让学生了解到,挫折是人成长中的一部分,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用更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挫折,绝不能因为小困难而直接放弃。
感恩教育与爱国教育可以用身临其境活动,让学生帮助父母,感受父母一天的辛劳。模拟情景,观看电影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的变化与繁荣富强,理解新中国建设的宏伟理想。
德育教育有着各种各样的主题,教师在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活动特色合理选择,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情况,做好经验总结以及教育方式的本地化、校本化,提高教育效果。
结语:面对当前的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为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教师需要探索合适的教育思路与方式,寻找生活化教育切入契机。在耐心引导中,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人格魅力,达到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双赢局面。将德育主题与课堂知识融为一体,谆谆教导,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娟.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有效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93.
[2]周敬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融合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5):244-246.
[3]张媛.杜威的德育模式对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启示[J].农家参谋,2020(23):19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