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陈彩
[导读] 作为通用语言的音乐,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并让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社会而言,音乐影响和意义重大
        陈彩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上漖小学
        摘要:作为通用语言的音乐,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并让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社会而言,音乐影响和意义重大。通过音乐,我们能够了解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小学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打好素质基础,奠定文化根基。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彼此交流与互动。音乐教学对学生艺术观的培养与塑造有巧妙作用,必须重视音乐教育,其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方法;有效性;路径

        前言:在国内教改持续深入的今天,音乐教育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是,音乐教育比较开放,不关注逻辑思维培养,在意的是学生音感能力塑造,使学生形成正确艺术感、鉴赏能力。课改的多次推进,使得音乐教育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不过很多问题如今仍在困扰音乐教学。部分学生甚至认为音乐课堂只需要玩,学生没有很高的学习效率。在枯燥的教育氛围中,学生无法形成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影响了合唱教学效率与效果。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育有效性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以小学音乐为例,探索合唱教学方案。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形成浓厚兴趣以后,便能获得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在学生拥有学习兴趣之后,学生才能准确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要求。如果不重视有效学习,学生就无法理解知识,只能学习皮毛,无法深入学习。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鉴赏音乐的能力,为后续的合唱教学提供支持。正处于懵懂时期的小学生,活动能够让其感受到快乐,学生就能主动学习知识[1]。教师使用合唱教学中,必须注重引导,让学生爱上音乐,感受音乐魅力,明白音乐的益处与意义,形成音乐学习兴趣。有了前面的铺垫,就能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比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选择其中具有特点的部分,带领学生先行尝试合唱的方式。合唱并非简单的多人一起唱,合唱有高音、低音之分,不同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唱不同的内容。教师将学生按照能力特点分为不同小组,有的负责高音,有的负责低音,有的负责独唱。在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合唱魅力,了解了各种合唱问题与解决办法。学生了解合唱以后,就能对合唱建立认同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2]。
二、培养协作能力
        众所周知,合唱并非简单的声音叠加,合唱中,不同人有着不同的任务。团队中的个体保持与团队他人声高一致性以及音调相同,才能获得良好合唱质量。如果忽视该要求,将无法达到预期合唱效果。合唱对于学生合作能力有很高要求[3]。不同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对最后的合唱效果影响非常显著。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其对于提高合唱教育质量而言意义重大。
        如《大雨和小雨》的学习中,教师提前搜集各种图片,做好声音下载,课堂教学的时候,播放给学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

此时学生有了全新的认知。结束教学以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组内交流中,说一说两种雨的不同。学生在组内合作中,使用各种各样的乐器表演大雨、小雨声音。学生在组内合作,共同演绎。合唱演奏的时候,合理分工学生。一组学生演唱,一组学生伴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做好分内之事。在齐心合力中,让合唱变得充满趣味性,简单化合唱过程。
三、培养鉴赏能力
        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培养,使学生形成强大的综合能力,应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其能够有效提高合唱教育效果与质量。音乐教育中,合唱是很常见的表现形式。学生充分了解了作品以后,才能更好的演唱作品,获得更好的合唱效果。合唱期间,学生对于作品理解深度,决定着最后的合唱表现,是正确抒发歌曲情感的关键与前提。学生按照歌曲中的情感内涵,控制自己歌唱时候的音调高低,准确无误传达作者感情。
        比如在《黄河大合唱》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播放合唱视频,让学生了解他人的合唱方式。该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会投入100%的注意力,感受与理解作者感情。结束欣赏以后,教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见解与看法,最后由教师总结,提高学生歌曲理解深度。结束以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大合唱。学生在合唱的时候,仿佛亲临其境,有了全新的合唱感受。学生感官被充分调动,对歌曲建立了全新的记忆与理解。学生合唱的时候,充分调动肢体,实现感官协调,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出色的音乐能力与素养,提高学生音乐感知力。
四、培养歌唱习惯
        音乐教育中,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场所。教师必须重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运用,合理引导,让学生走进音乐殿堂与世界之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关系到学生的音乐速至建设质量。课堂教学需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声音与气。教学开始以后,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在学生养成习惯以后,合唱学习就会表现十分顺利。合唱教学中,学生需要保持声高与声调的一致性。如果学生拥有良好学习习惯、歌唱习惯,自然能够准确控制发音,化解合唱教学最大的难题,提高合唱教学效果与质量。
        结语:在传统教育氛围下,目前音乐教育的效果与质量并不好。很多学校甚至根本不重视音乐教学,有意无意的忽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意义重大,影响突出,能够帮助学生排除内心的杂乱和愁闷,进而让学生以更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学习与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音乐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升学生鉴赏水平,让合唱教育变得高效,提升学生合唱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倩.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24):219-220.
        [2]陶清岚.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思考[J].戏剧之家,2021(02):105-106.
        [3]王莉.让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J].北方音乐,2020(23):8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