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困境反思与生活化回归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朱政华
[导读] 为了能够促使中职教育能够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落实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提高中职德育教育质量尤为关键
        朱政华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中等职业学校   
        摘要:为了能够促使中职教育能够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落实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提高中职德育教育质量尤为关键。而在目前的中职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重要教学学科。因此,若想更好的强化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改革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形式至关重要。但从当前的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脱离生活实际是制约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文将从反思目前中职思想政治课教育困境出发,着重探讨促使中职思想政治课教育生活化回归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 困境反思 生活化回归策略
一、中职思想政治课教育困境反思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政策的持续深化和全面贯彻,在现阶段的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意识也愈发的强烈,对于教育实施所投入的教学精力、教学资源也十分巨大,但在实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则成为了阻碍中职德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思考,可以将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归结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政治色彩过于浓重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道德思想教育的影响和限制,在现阶段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目标往往会过于强调整体主义的价值定位,价值取向也倾向于个人必须屈从集体、社会以及国家利益,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合理利益需求,导致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呈现出“大统一”的理想化倾向。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部分的中职思政教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道德水平的差异性,导致教学与生活分化现象严重,从而严重影响着中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学生缺乏认同感
        思政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的特点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内容会呈现出“高大空”与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特征,并且会表现出缺乏时代性、层次性与生动性的教学缺陷。这不仅严重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道德发展需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过于注重基本思政教育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调动,导致学生很难对思政教育内容形成认同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较低。
(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目前的中职思政教育中,师生角色转变的教学改革方略尚未完全落实,教学过程与教学形式仍继续沿用以往单向的说教和灌输,严重忽视了受教育者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实践中,重知识传授轻学习体验现象依旧存在,导致中职思政教育无法切实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为低迷,导致中职思政教育无法实现“知行统一”的教学效果。


二、促使中职思想政治课教育生活化回归的方法与策略
(一)明确思政教育目标,从理想回归现实
        教育目标是规划教学方向、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以及选择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同样也是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为了能够促使中职思政教育走出实效性低迷的教学困境,教师就必须重视起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明确。从以往关注整体主义的价值定位,转向到关注个人的道德发展需求,以“培养什么样人”为核心来制定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从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合理的预设思政教育目标,从而促使中职思政教育目标脱离过于理想化的教学价值取向,使教学能够更好的与现实融合。
(二)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从智育回归德育
        教学内容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依据,同样也是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的重要教学导向。但在以往的中职思政教育中,教师往往会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书本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在教学考察上也会以学生书面的思政知识成绩为主来单一的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思想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整体道德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导致中职思政教育倾向于智育培养,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也较为单一和匮乏,并且由于中职思政课本的更新速率较慢,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缺乏一定的时效性,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普遍对知识内容缺乏认同感。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教学问题,中职思政教师必须要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整合思政教学内容,尽可能的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带到中职思政教育课堂当中去。并要积极的开发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时俱进的更新中职思政教育内容,从而使中职思政教育能够更好的契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进而有效的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从教师中心回归到学生中心
        在新时期的教学形式下,教学效果的作用主体始终在学生身上。因此,为了能够让中职思政教育更好的回归生活化,进一步的强化思政教学效率,教师同样也要关注起思政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不断的拓宽自身的教学视野,更新教学理念,不将教学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的组织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锻炼思政实际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将实践活动和理论学习有机融合起来,从而在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思政知识内容,促使学生实现“知行统一”。
总结:
        总而言之,促使中职思政教育生活化回归是强化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培养与强化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教学手段。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重视起中职思政教育“去生活化”的教学问题,及时的进行改正和调整,确保教学与生活之间的统一性,从而促使中职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术型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世杰.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7):51. DOI:10.3969/j.issn.2096-0603.2018.07.225.
        [2]刘晓民.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探微[J].现代职业教育,2016,(15):121-121. DOI:10.3969/j.issn.2096-0603.2016.15.102.
        [3]张淑琴.现阶段我国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困境与超越之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8,(2):72-73. DOI:10.3969/j.issn.2096-0603.2018.02.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