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凉亭子小学 重庆市 合川区 40152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面的关注,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形成影响,对此不可忽视。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心理健康教学方式,结合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基于此,本文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在长期的教育发展中,全社会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为全面地认识。通过体育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也能够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性格的塑造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的水平本就与身体健康状况直接相关,在体育教育中接受心理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与自我、与他人建立联系,形成健康的社会关系。健康的社会关系与健康的身心状况,又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这一循环在将始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现状
1、教师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相对而言,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课时是较为有限,每个学校的教学环境不同,许多情况下小学校园中没有充足的室内教学场地,因此教师多是采取室外授课的方式。这种授课模式,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受到限制,教师的教学仅限于对基础体育知识的讲解以及示范动作等,并没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缺乏系统性
小学阶段中,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变化的状况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这种差异之下不同阶段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是有所区别的。一些体育教师注意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也在教学中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然而未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情况,渗透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阶段不相符合。这是由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程度较浅,未能达成系统性掌握而导致的。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策略
1、提升体育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水平
小学阶段地教师在接受职业培养的过程中,都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涵盖范围更为广阔。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在已有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知识的基础上,对于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进行深度的研究与学习,达成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认识。同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模拟出多个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案例,进行演绎与推导,认识教育渗透的实际效果。
2、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体育运动以及体育游戏中,儿童较为容易达成交流与沟通,逐渐形成较为密切的社会交往以及健康的社会关系。
教师需要借助于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应用体育游戏的模式,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合作游戏的模式应用更能够适应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如“两人三足”这种游戏,需要两个学生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在游戏中学生需要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说明自己的观点,并且理解合作同学的想法,并根据交流的结果展开游戏的实践。在交流沟通以及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有助于学生的共情能力提升。许多情况下,小学生陷入到心理困境中,是由于其对于自我的心理感受过于重视,理解能力过于有限,关注点较为狭隘所造成的。共情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学生培养出广阔的思维与视野,避免过度的沉溺于自我的情感中。另外,在体育集体活动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校的运动会中,体育教师需要与班主任教师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这种意识,对于学生的社会认同感生成能够产生帮助,使得学生在群体中获得归属感与安全感,塑造出健康的社会人格。
3、通过家校合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直接沟通与联系是较为有限的,一些学校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选择了教育能力强的体育教师作为学生的班主任。在这种情况下,班级中的学生发展能够更为全面,学生家长也能够更多地关注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与教师产生家校合作。
在一般的情况下,体育教师需要通过班主任教师这一桥梁,与家长进行家校合作,倡导家长在家庭中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提升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与亲子关系的亲密性。
三、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阳光性和健康性,来将心理教育和体育教学相互结合,使学生保持健康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健康发育有促进作用。只有保障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同时进步,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发育。
参考文献:
[1]王翠.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1):56-57+90.
[2]梁永顺.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5):131-132.
[3]庄国荣.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析[J].华夏教师,2019(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