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海 英
东莞市石碣镇中心小学 广东 东莞 523290
【摘 要】 任何学科的教育都要把思政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教育本身就是对人的教育。要提高小学音乐课中思政教育渗透的实效,就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策略。“导入、导思、导行”,即课前导入、课中导思、课后导行,三导模式通过激活学生的情感、兴趣、表演、和行动,充分调动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参与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这样的音乐课会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当中播撒下美丽的种子,音乐教师合理的思政教育引导会给学生内心留下爱的印记。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思政教育渗透;激活策略
【正文】
小学是学生人格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黄金阶段,教师在音乐课中不单单要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在音乐中不断确定自身的目标和理想、提升自身的情操、培养自身的优秀品格,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教师应该在小学音乐课中采取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政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音乐课思政渗透模式,即“导入、导思、导行”三导模式。
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思政教育恰当的渗透到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在音乐课中合理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并发现音乐中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辉。我认为小学音乐 课真正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认知层面,课堂要给每一个学生完备、丰富的知识技能,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二是教学的思政价值,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导入、导思、导行”三导模式能达成思政渗透在音乐中这一价值追求。落实“三导”模式的激活策略如下:
一、情感激活策略:课前导入,情智铺垫
如果说,态度决定高度,那么,导入决定行动。教师在给学生上音乐课之前,可以先把当课堂要学的歌曲分别从歌词含义、歌曲创作时代背景以及旋律欣赏等方面做一个课前思政方面的导入,在情智上给予学生课前思政的铺垫,让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所学歌曲的内涵,让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在学习音乐课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例如:教师在给小学一年级学生教授《国旗国旗多美丽》这首歌曲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遍《国歌》,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给你们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知道的同学大声告诉老师。”学生会回答“国歌”。教师可以接着问“那同学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听到国歌吗?”学生会回答“周一升国旗的时候”。这时教师可以把国旗的含义、新中国诞生的历史,以及革命先烈为解放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一一耐心的讲给学生们听。相信学生从教师的讲述中,一定会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和平富足的年代是多么的幸福美好,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好学习文化知识。
教师通过这样课前导入、情智铺垫的教学方法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中感受到国旗的美丽和对祖国的热爱。那么在学习这首歌曲时,自然会非常认真,怀着独特的情感来学习和感受这首歌曲,对歌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兴趣激活策略:设境激趣,以境促学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是这样。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要想激发他们的音乐课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设置一些歌曲中所反映的真实情境,创设一些必要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兴趣。如:视频欣赏、小品表演、歌曲渲染等都要是行之有效的激活方式。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自然的感受到歌曲的内涵和魅力,从而很自然、很认真的进入到音乐里去,而不是单纯的只给学生听听歌曲、填鸭式的教学生唱歌。
例如:教师在讲授台湾民谣《外婆的澎湖湾》一课时,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祖国的宝岛在哪里吗?”学生会回答“台湾”。这时教师可以用幻灯片把祖国宝岛台湾的秀美景色真实的展示给学生,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澎湖湾等著名景区,可以告诉学生“我们也有北京故宫博物馆和孙中山纪念堂,我们祖国大陆和台湾岛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教育学生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台湾人民同样是我们的同胞,大家血脉相连。”在多媒体展示的同时,可以播放器乐曲《台湾岛》和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让学生能够分别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全方位了解和感受宝岛台湾的美,提升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这种音乐真实情境的设置,会给学生们带去心灵上的体味,让他们觉得其实歌曲本身离自己的生活很近,进而更加认真的去学习和体会歌曲的真谛。
三、表演激活策略:紧抓“核心”,疏理整合
教师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把音乐与实践相结合,增强音乐课的趣味性,让学生喜爱上音乐课。可以多让学生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和演奏乐器来锻炼他们的综合表演能力,这对于小学生表演及创造潜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教授五年级的《盼红军》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把歌曲内容表现出来。小学生们为了很好的表演出这首歌曲,通常会几个同学在一起仔细的商量、想办法,分享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会自己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的表演;有的学生会邀请其他几个同学分别扮演歌曲中的不同人物角色,用故事情节的形式进行表演;有的学生会自己边唱边扮演某个角色把歌曲表现出来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极大的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以及把音乐和生活相结合的能力。促使小学生们在最可塑的人生阶段把他们的音乐及表演潜质最大程度的挖掘出来,让他们尽情的展示自我、体会表演、享受音乐。
这种表演激活策略对于学生的思政渗透影响非常深远,教师要紧抓歌曲中能够激发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梳理整合到学生的表演当中,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四、思维激活策略:以问导思,以思促学
真正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的课堂才是优效的课堂。思维激活的关键是“导”和“促”,就是巧妙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启思维,促进学生自由学习。那么如何“导”、如何“促”呢?本人认为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首先,背景材料鲜活,符合“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其次,问题设计巧妙、体现“趣味性、递近性、思想性”的特点。教师要擅于把思维激活策略应用到小学生的音乐课教学当中,多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音乐,这样也会起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这首歌曲时,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们的人呢?”学生会说“当然是妈妈了,妈妈最疼爱我了”。教师接着问“那老师也爱你们呀”学生会说“老师和妈妈一样,都非常爱我们,我们也非常爱妈妈和老师,因为你们都对我们特别好”。教师可以说“妈妈不辞辛劳的哺育了你们,给了你们生命,培养教导你们;老师无私的把知识传授给你们,教育你们成为未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妈妈和老师对你们的爱都是最无私的,所以你们要孝敬妈妈、尊敬老师,不要辜负妈妈和老师对你们的期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报效祖国。”然后再把这首歌曲放给学生听,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歌曲里是怎样表达老师像妈妈这一含义的。然后老师再提问学生对于歌曲的体会,并把这首歌曲教给学生唱。
通过这种以问导思,以思促学的思维激活策略,会让学生加深对于歌曲的思考和理解,有效的把思政教育渗透到音乐课的歌曲教学当中。
五、行动激活策略:以动导行,以行提升
课前导入的最好境界是通过导入让学生课前行动,课中互动、灵动,课后内化践行,课后的行动比课前的行动更加重要,是思政渗透目标达成的一个有效的后续环节。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感受到,课堂上讲的时候学生都 明白,但课后学生就抛到九霄云外,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与课后教师对学生的落实跟踪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学生没有真正将课内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激活学生的课后行动非常重要。我认为一定要做到三个“结合”,即:堂上细讲与课后汇报相结合;课上交流互动与课后展评激励相结合;堂上表演活动与课后主题活动相结合。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的行动起来,把思政教育认真规范的贯彻执行到音乐课的教学当中。可以根据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科特点,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出思政渗透的具体要求。
例如:音乐教师可以组成“音乐思政渗透研究小组”,经常在一起探讨和研究关于音乐课思政渗透的相关细则并统一制定出来;也可以把思政渗透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一项指标,纳入到教师考核体系要求当中;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教师开展音乐思政渗透的公开课和研讨课活动,让这方面做的优秀的教师把自己的思政渗透教育理论分享给其他教师,并让教师们发表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通过经常性的互相听课、评课等活动,让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把音乐思政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师思政渗透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总之,只有激活了学生的情绪、情趣,启动了学生的思维、智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内化了学生的道德,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与习惯,才算真正把思政教育渗透到音乐课当中去。小学音乐课应该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逐步渗透到音乐课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成为真正品格高尚、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从而实现小学音乐课教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王晓静.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10)
[2] 张正萍. 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J]. 教育艺术. 2011(06)
[3] 何柳青. 浅谈音乐课改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黑河教育. 2010(10)
[4] 胡娜.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