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4期   作者:王晓辉; 关勇
[导读] 根据群众对电能的需求,对输配电工程运行的安全尤为看重,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电能以电线作为传输媒介,在电能的传输上不断提升电线电压的稳定性,以此保证电能传输的安全性。
        王晓辉;  关勇
        牡丹江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 穆棱供电公司
        【摘  要】根据群众对电能的需求,对输配电工程运行的安全尤为看重,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电能以电线作为传输媒介,在电能的传输上不断提升电线电压的稳定性,以此保证电能传输的安全性。电力企业非常重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因此在线路运行的技术上进行研发与探究。本文结合影响输配电路安全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由于线路质量、线路管理、自然因素造成电路运行的不稳定。通过防风技术、防雷技术、绝缘技术对电路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电路运行的安全。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安全运行;安全技术
        
        电路作为电能输送的关键载体,若电路发生运行的故障,致使电能的传输出现安全隐患,影响民众用电的效率与质量。电能经由变电站、变压器、电网,以此将电能输送至千家万户,但由于电路存在电能消耗大、电能效率低的缺点,在电路运行上致使线路产生潜在危险隐患。总的来说,只有保证电路运行的安全性,才能保证电路运行的稳定。影响输配电路安全的要素由人为与自然因素构成,电路维修人员由于技术欠缺,致使电路的维修存在损坏,电线长期暴露在露天的环境下,伪劣天气对电路造成致命的损坏,因此深入研究输配电路运行的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1影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主要因素
        1.1线路质量因素
        线路质量直接影响电能运输的效率,也是作为线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电路电缆的生产上,有些电缆厂家以次充好,电缆的质量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为获取最大的利润,不断压榨电缆的单价,致使应用的电缆存在规格与质量的不符。线路的架接安装若选择这些质量残缺的电缆,就会严重缩短电缆的使用周期,加速电缆结构的老化,大大降低电路运行的安全效率,使安全隐患问题不断加深,导致电击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线路质量的管控上,要加大电缆质量的监管力度。
        1.2线路管理因素
        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各行业和千家万户对电力的需求,近些年来,我国致力于电力行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输配电工程的数量跟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增长,即使在偏远的地区也可以使用电能。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管理维护工作的难度也在随之提高。一方面,新技术和新材料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线路宽度以及杆塔高度和间距都不断扩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些偏远地区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如果在架设线路的时候没有进行调研,就有可能影响线路的稳定性。如果杆塔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势必会增加线路管理维护的难度,从而给整条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带来严重影响。
        1.3自然环境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架设肯定会经过那些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给杆塔的搭建带来一定的挑战。雷电天气和大风天气容易引发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闪络,导致线路出现短路甚至跳闸的情况。暴雨天气会导致绝缘子污闪,情况严重还会造成县里漏电。在阴雨天气多发的地区,杆塔地基长时间受到雨水的侵蚀会造成地表下沉,影响杆塔的稳定性。山区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还会将杆塔推倒,影响面积甚广。如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长期处在高温或者高寒的地域环境中,元件的耐用性能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电压的稳定性。
        1.4 气候环境。
        气候环境问题也是当前导致我国输配电线路工程运行的问题之一,会对供电工程的安全、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较广,因此不同区域的气候环境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便会对电力输配工作带来诸多影响,一旦处理不断电力输配问题,那么将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严重的后果,降低电力运输的质量与效率,无法满足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

尤其在我国山地区域,气候环境对于电力输配电路以及相关用电工程的影响最大,例如发生火灾等不可控因素,对于电力系统会造成大面积的损害,使得线路出现瘫痪、受损现象,这样一来,有关供电安全的问题也无法保障,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
        2.1防雷技术
        输配电路需要在户外进行安装,长期暴露在露天的环境下,因此对电缆的防雷功能尤为看重,在防雷方案的制定上,主要根据线路的耐雷标准,以及线路遭受雷击的跳闸率进行确定。电力企业在安装输配线路时,禁止在雷电雨天进行线路的安装,线路材质选取防雷水平较高的绝缘材质,降低线路被雷击的概率。此外,电线接地的电阻控制在10欧姆以下,有效提升输配电路防雷的标准,提升电能运输的效率,降低电能运输的耗损量。另外,电力企业应选取耦合电线进行架设,安装自动重合闸门,保证电路连续性传输电能。
        2.2防风技术
        线路运输的环境变化多端,自然风力对电能的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线路完善防风的准备措施。对线路的防风措施,主要对线路杆塔的高度进行提升,以此提升线路运行的稳定性,降低风力对杆塔的影响。在风力较为发达的地区,在线路杆塔的选择上,选取硬度刚度较高的电缆,从而架设输配电路,提升线路拉伸的长度和密度。此外,可以采取增加杆塔数量多的方式,提升杆塔的稳定性,不至于在风力等级提升的状况下杆塔发生倒塌。
        2.3绝缘子防污技术
        绝缘子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中的一个重要材料,它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其表面容易受到污染。如果绝缘子表面沾上尘土没有及时清理就会增加绝缘子漏电的几率,在雷雨天气中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会更大。绝缘子自身的性能一旦下降,其绝缘的功能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定期对绝缘子表面进行清理。目前绝缘子防污技术有很多种,第一,带电水清洗的方式可以将绝缘子表面的污染物清理干净。第二,电流泄漏监视系统可以在漏电现象发生时及时发出预警。第三,可以在绝缘子表面涂上地蜡或者硅油,这样绝缘子在受到雨水冲刷之后就不会过于潮湿,水流也可被阻挡在外,有效减少漏电的情况发生。
        2.4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系统的信息化水平
        电力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同一地区同期的用电量,从而确定当前地区的用电结构。利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管理模块具有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等功能。此外,各个电力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沟通平台来加强交流,这就极大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效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加深。国家电网对输配线路运行的安全性进行防护与完善,保障输配线路运行的稳定性。由于维修人员的失误操作,以及人为的破坏因素,造成电网线路的损毁,针对这点应加强线路监管维护力度。同时,对自然条件引起的线路损毁问题,制定有效的防护手段。结合防雷、防风、绝缘等技术,加强对线路安全运行的管控,有效降低电能的耗损,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促进电力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探究[J].城市周刊,2019,000(030):P.50-50.
        [2]殷基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探究[J].电力系统装备,2019,000(024):82-83.
        [3]赵珊珊.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探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8,000(018):127-128.
        [4]黄健星.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及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12):3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