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35期   作者:赵旭升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赵旭升
        身份证号:37042119730852***    277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建筑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完成建设工程的整体施工工作,必须认真开展混凝土浇筑基础工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各种细节,通过层层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能体现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优势,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将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加强技术研究,应用优秀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不断优化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1 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内涵
        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的结构部分和大体积浇筑施工中。一般来说,钢筋和混凝土用量越大,混凝土浇筑效果越好,“密度”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增强。但由于混凝土浇筑工作量大,涉及多个环节,在应用浇筑工艺的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浇筑成品的强度和韧性。如果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更科学的浇筑工艺和技术,混凝土浇筑成品就会出现各种缺陷,严重影响浇筑施工的效益,甚至出现明显的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的重量逐渐增加,浇筑施工的空间越来越狭小,这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在浇筑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的结构特点和特点,选择和应用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技术,从而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在现代施工技术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传统的砌体结构早已转变为以浇筑为主的现代工程施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混凝土浇筑技术,以提高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筑,使建筑更加坚固可靠。这就要求浇注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升级,以适应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的实际需要。
        2 混凝土浇筑技术分类
        2.1全面分层
        混凝土全面分层浇筑技术有很多优点,主要是采用分层浇筑方式,将整个浇筑过程分开。除了保证整个浇筑过程的精确施工外,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系数。而且,整体分层混凝土浇筑技术使整体施工更容易,非常适合一些大型工地。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在浇注前进行处理。第一层和第二层应在确保正确后浇筑。
        2.2分段分层
        分段分层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大型结构工程中普遍采用,实际上是综合分层浇筑技术的推广。当混凝土结构设计出现长距离工程时,通常采用分段分层的方法。浇筑前应确定混凝土浇筑位置和顺序。混凝土初凝后,分段分层浇筑。这样,建筑的稳定性才能得到充分的扩展。
        2.3 斜面分层
        当施工中混凝土长度超过混凝土厚度的三倍时,可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一次找到准确的浇筑位置,并在浇筑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坡度。这样,斜面就可以分层浇筑,可以用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形状的施工。
        3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1) 严格管理和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应在工程前期加强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企业在采购混凝土原材料过程中,需要安排责任心强、能约束自己的人员进行采购。同时,在混凝土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需要再次进行检查。材料质量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确保后续施工不出现质量问题。
        (2) 科学地进行混凝土搅拌。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搅拌材料应按一定的顺序和比例投料。

同时,在搅拌过程中,要加强搅拌时间的控制。而且,由于应用的不同,对混凝土强度等特性的要求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拌制时也要结合具体情况,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使浇筑工作更顺利地进行。
        (3) 混凝土的科学运输。在实际施工阶段,对于混凝土运输工作,应安排相关人员对运输管道进行检查,使运输管道通畅性强,不会堵塞,使运输过程更加顺畅。同时,在混凝土运输阶段,通常借助混凝土泵等设备。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稳定开展,相关人员需要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和技能。
        3.2混凝土浇筑
        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分层次进行施工。而且,在确定首层混凝土高度后,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和钢筋数量,然后重点制定施工方案,为浇筑施工的有序开展提供依据。同时,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混凝土浇筑的高度必须大于插入式振捣器的长度,但需要适中,整体最好不超过0.5m。
        (1)垫层混凝土施工。通常,在完成基础槽的验收时,应选择悬臂泵车来有效地浇铸相应的部件。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中,科学选用平板振动器,使混凝土振捣工作有序进行。振捣作业结束后,应检测平整度,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修补方法。一般来说,如果有抑郁症,就需要借助相应的方法来填补。凸出部分应及时找平。另外,应选用水平刮刀对凸出部位进行打磨,然后用木抹子进行打磨,再用铁抹子对相应部位进行压光处理。
        (2)墙、柱混凝土施工。在墙、柱混凝土浇筑的早期阶段,应注意填充比例,合理配制混凝土。一般可先浇筑一层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并合理控制浇筑程度,宜为30~50mm。同时,应适当采用分层浇筑的手段,科学地进行墙、柱混凝土的浇筑处理。振动期间。注重分层实施,确保施工质量的全面控制。在30振捣器的辅助下,该方法可有效应用,层厚可严格控制,一般控制在300mm以内。当然,如果用50号振捣器进行振捣工作,层厚应控制在400mm以内。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洞口两侧混凝土的高度,保证其协调统一。
        (3)板、梁混凝土施工。按框架格构顺序完成板梁混凝土浇筑施工。具体操作时,应根据梁高分层浇筑,使其成为梯形。浇筑到底部时,需与板混凝土一起浇筑。同时,随着梯形的不断完善,相关人员应逐步推进浇筑。这样既能保证浇筑方向有很强的统一性,又能避免倾倒等问题。
        3.3混凝土养护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当刚浇筑的混凝土凝固,混凝土浇筑施工已超出施工区域时,需要停止浇筑作业,以保证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同时,如果混凝土浇筑温度已远远超过施工要求和标准,就要科学调整浇筑温度,并尽可能在1小时内调整到标准范围。如果上述要求不能完成,即使在施工阶段,也应立即停止浇筑,以免造成较大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工程量大,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针对这一环节,相关人员还需要综合考虑和分析施工气候、天气等因素。如遇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后,应第一时间抹压。抹压完成后,应覆盖混凝土浇筑面。当混凝土凝固到一定程度后,即可进行混凝土养护作业。一般来说,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最好在混凝土浇筑后7-14h进行。另外,养护时,要随时观察混凝土表面的含水量,最大限度地避免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将混凝土浇筑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切实地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品质,提高施工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于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想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就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结合混凝土本身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周杰.  门窗. 2019(24)
        [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张晋斌.  门窗. 2019(17)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J]. 周跃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19)
        [4]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王元松.  地产. 20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