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35期   作者:许范范
[导读] 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地下连续墙技术是建
        许范范
        身份证:3709231989123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地下连续墙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时经常要用到的一项技术,对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其发展状态,有利于吸收先进的施工经验,总结更好利用这项技术的方法,发现技术使用中的问题,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提升和发展,进而促进技术的进步,提高相关建设者的水平,有利于提升建设施工的水平,促进城市建筑更好建设,推动我国城市化更快更健康更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连续墙技术;策略;优势
        引言
        地下连续墙是一种连续成槽混凝土围护结构,主要起基坑边皮支护和隔水止水作用。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成槽垂直度和墙段接缝防水控制要求较高,如控制不当,则可能造成基坑边坡渗漏问题,引发地下连续墙局部失稳,影响基坑支护结构安全。本文结合某建筑工程项目,深入研究建筑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要点,以期保障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
        1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概述
        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和其他施工技术相比具有较大的难度。它的具体施工流程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安排机械设备进行开挖,根据施工方案确认开挖长度和深度等,并加强泥浆护壁施工力度,在此以后将事先制作好的钢筋笼置入沟槽,对钢筋笼结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而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最后形成墙体结构。根据施工经验来看,连续墙施工技术并不会造成较大的震动,因此不会产生噪音,施工速度比较快、不会耽误施工进度,同时墙体结构一经建成就具有极大的硬度,能够承受较大的侧向压力且不容易发生形变,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2建筑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
        2.1水泥基渗漏结晶防水层施工
        1)配料水泥基渗漏结晶防水层施工时,体积配合比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粉料:水=5:2一般控制在1:0.25~0.4),把计量过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粉料和水倒入配料桶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无搅拌设备时也可人工搅拌,但必须拌合均匀。2)喷涂由于地墙表面凹凸不平,水泥基结晶防水层如采用传统涂刷工艺,施工时存在一定难度,且对质量要求也难得到保证,由此,工程采用了喷涂的方法。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喷涂前应在基面上喷一层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在转角处、管道根部部位应先做防水涂料加强层。②第一遍喷涂:用喷涂机进行喷涂,喷涂时最少需四人同时协作,其中一人拌料,一人往喷涂机中投料,一人喷涂、高处喷涂时,一人进行防护。涂膜的先后接茬应尽可能留置在与扶壁柱交接的阴角处。喷涂应均匀,无漏喷、无堆积露底等现象,涂料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③第二遍喷涂:等第一层涂膜初凝(约1-2h)后仍呈潮湿状态时(即48h内)进行,如太干则应洒些水,上一道喷涂方向应与下一道相垂直。3)成品保护1、防水层施工完后,禁止尖锐物碰砸到防水层面。2、一旦发现防水层被破坏,应及时修补,杜绝隐患。3、其他工序施工时,在施工前做好成品保护书面交底。
        2.2成槽施工与槽底清理
        在成槽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有序展开各环节,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优势的最大化发挥创造条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基于房屋建筑工程实际建设经验出发,熟悉项目施工图纸,规范开挖,确保沟槽划分的合理性。开挖过程中要全面把握客观因素,包括地质情况、槽沟建筑需求等,对开挖工具进行合理选择,保证设备功率适宜,切不可对原有建筑结构造成破坏,从而顺利推进成槽施工。由于成槽施工过程中需要修正处理墙体,往往会出现建筑沉淀物,若处理不到位则极易给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埋下质量隐患,甚至会污染环境,不利于建筑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基于此,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地下连续墙技术的应用,需要规范清理槽底,以便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泥渣、土颗粒、废料等的清理,一般应用沉淀法或者置换法,确保槽底达到清洁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槽底清理的及时性,切不可待作业完成后再进行,要重视防范沉渣过厚以及混凝土夹泥的问题,以免给整个房屋建筑工程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
        2.3清底换浆
        在开挖结束以后,工作人员需要对槽壁进行清理,为混凝土浇筑做好准备。正式进行浇筑之前,需储备充足砂浆,避免浇筑过程的中断、提升浇筑效率,另外还需要对砂浆进行检验和处理,清除其中的沉渣,保证凝结效果,如果砂浆性能不符合施工要求,可重新配置砂浆后再行施工。浇筑结束后,需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好其中的气泡问题、确保混凝土材料的整体融合效果,使之能够顺利地凝结。另外如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分层浇筑等方式进行施工,待底部初凝以后进行下一层的浇筑,保证混凝土各层之间能够紧密接触,提升连续墙结构的稳定性和承力性能。
        2.4混凝土灌注施工
        工程中,为确保混凝土拌和质量,委托商品混凝土搅拌桩拌和后运输至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采用对称浇筑施工方法,每幅槽段设置两根导管,导管管径为Φ30mm。导管下放至槽段底部0.5处后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根据混凝土界面逐段提升导管,保持导管位于混凝土界面以下0.5m深度。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方式,分层厚度为200mm,分层浇筑完成后及时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50mm,以免出现层间冷缝。混凝土浇筑速度控制在2m/h,浇筑过程中注意导管碰撞钢筋笼,防止钢筋笼移位。浇筑至槽顶时,振捣后抹压2次收光。为及时掌握各幅段混凝土强度变化情况,工程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制作混凝土试块,采用标准养护方法,拆模前进行试块强度检测,经检测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70%后可进行墙底注浆。墙底注浆时,注浆压力控制在3~5MPa范围内,注浆管埋设于槽底500mm深度,每根注浆管注浆量>2.5t,使混凝土在注浆压力下渗入基坑连续墙底土层内,形成固结结构。注浆量达到注浆量要求后即可停止注浆。
        2.5制备和处理泥浆
        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中,泥浆制备和处理往往最容易出现失误,工作人员可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施工经验判断泥浆需求量,一般可提前制备保存一天的施工用量,如果连续墙结构较大,可设置泥浆池,每个泥浆池可划分为三个区域,便于制备、储存和取用,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时间还需要安排一个工作人员进行泥浆搅拌,并利用冲孔成浆技术降低泥浆废弃率,使之能够循环利用。另外,还需要取样对泥浆进行检测,确认其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连续墙施工需求,工作人员应保证取样的代表性,不能在同一处反复取样,否则将无法准确获知泥浆的性能,可能对后续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结语
        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之下,地下连续墙具有显著的优势,比如:进度较快以及振动较小等等,可以确保施工质量,用很小的占地面积获得很更多的经济效益。分析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要点,归纳优缺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积极提升地下连续墙的应用水平,使质量高以及投资低等性能得到全面发挥,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宜飞.深大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的土体位移分析[D].合肥:安徽理工大学,2016.
        [2]山傲岩.地下连续墙在圆形地下粮仓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6.
        [3]邬岩.复合地层超深超厚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5.
        [4]张雨.地下连续墙在南昌地铁秋水广场站基坑支护中应用与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