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 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35期   作者:王辉
[导读] 电能输送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配电线路,对于社会发展和居民用电来说,
        王辉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元市朝天供电分公司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电能输送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配电线路,对于社会发展和居民用电来说,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对电网运营的过程中,供电公司需要不断地加强运营管理水平,保证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这样才能保证用户用电质量。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电网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特别是关于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的维护事关人们的生活。
        一、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一)单向接地故障
        一般情况下,能够造成20kV线路单向接地故障的因素有很多,但大多是因为天气、线路等原因而引起的。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能够引起单向接地的主导因素是某物体挂在电线上,又挂在其他导体上,常见情景是因为大风把树枝吹倒,又碰到某根电线上就可以导致单向短路。通过开关设备则可以判定是临时故障还是严重性故障,所以电线周围不能有其他建筑物,否则就会导致电线故障的频发。这种情况能够严重的威胁电路的安全,也能导致电路的可靠性进一步降低。
        (二)线路发现短路、断线、跳闸、人为故障
        (1)短路、跳闸、断线故障
        引起电路发生短路与断线的故障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发生原因有:雷击引起炸裂与断线,从而导致线路短路。还有就是线路相互间的间隔太窄,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就会导致与相近的树枝发生接触,还有可能直接压断导线从而形成断路。或者由于线路施工质量不达标,从而导致线路出现问题。有的线路因为弧垂过大,特别是在夏天温度较高时,线路容易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从而使得弧垂距离地面小于安全距离。在天气恶劣时,线路也可能出现放电现象从而引起短路。因短路而出现的跳闸现象,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此现象是为了保护线路而出现的动作,从而可以达到及时保护线路的目的。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造成跳闸的原因同样有很多,如外力破坏等。
        (2)人为故障与外部问题
        10kV及以下的电路同样有可能是人为因素而引起的,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原因也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线路施工与检修时,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态度等原因,导致电路出现问题,从而出现电路故障。二是对线路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要求去安装电路,从而导致电路出现问题。三是一些电路由于在公路旁边,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会有碰杆现象,这也会导致电路出现问题。四是现阶段有一部分的管理人员,依旧没有重视其关于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管理,这也增大了故障出现的频率,如在日常的巡检中草草了事,也不去详细、严格的检查,对设备的老化等问题视而不见,这些都是配电线路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
        (一)检修电路工作
        (1)检查杆塔
        首先要检查杆塔周围的土质与水泥埋深情况,看杆塔是否有开裂、损伤、下沉。然后开始检查杆塔的部件稳固状况,先要看其零部件是否缺少,如螺帽或螺栓是否有缺损、拉线是否有松动现象、铁塔等铁器是否出现锈蚀,水泥杆是否有裂纹、露筋等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或者薄弱环节需要及时做处理,以免发生杆塔倒塌事故。一些发达地区也引进了先进的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的检修技术,如红外测温技术。该技术可以探明电路发热地点,而电路故障多有发热问题,所以就能很快的解决故障。
        (2)线路检修与故障排查
        工作人员需要对线路、导线进行强化检查,线路中需要注意的是有无断股或者损伤的情况,还要检查压接管或者接头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现象。看导线是否滑动或者有拔出痕迹,并强化压接管、缝夹等部件的温度把控。

对线路故障排查主要依靠分段检查来实现,而在进行排查之前需要先摸清线路的接地方式,看线路是明性接地还是隐性的接地。如果是明性接地的线路,是比较容易找出故障地点的。但如果是隐性接地,故障点就不是十分容易找了,并且故障排除也比明性接地难得多。
        (3)巡检工作
        10kV架空线路需要定期的巡视与特殊巡视,这样才能及时的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从而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定期的检查与测试线路的相关装置是否完好,还要查看接地电阻值是否满足相关设计要求。还要加强电路的用电负荷检测,在实际的检测中可以采用人工检测方法,如果线路长时间在超负荷状态,就会减少线路的使用寿命。对线路进行测温时,其主要的检测对象是用电高峰期与线路的负荷压力大小测试。对地下电线温度测试时,需要对线路的周围土壤进行温度测量,电线温度不得比土壤超出十摄氏度。对线路的腐蚀性调查时,相关的检测单位需要对周围土层进行电性检测,如土层呈阳极典型就需要对其做一定的防治处理,从而避免电路出现电解腐蚀。
        (二)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维工作
        (1)立杆工作与故障的快速处理方法
        对线路的立杆是一项基础的线路工作,其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立杆,埋深要满足设计要求,对于土质有松散、黏性差的杆塔需要做一定的技术处理,如用混凝土浇筑地基以此来固定杆塔。立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设计底盘与拉线盘,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电杆、线路器具等材料需要及时更换,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如线路通道狭窄、线距太小、弧垂过大。当有配电线路出现故障时,运行人员可以依据配电运行的情况,对故障电线进行隔离处理,以免造成故障发生扩大。还要依据实际的故障问题开出故障抢修单,并组织人手对故障进行抢修,当故障处理完成后,则需要对整个的抢修现场进行严格复查,防止出现故障反复的问题。
        (2)防雷工作以及运维工作
        鉴于雷电因素是配电线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对于架空线路防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强化线路的防雷工作。可以采用以下的防雷措施:电路还在用角钢横的可以换成瓷横担,以此来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农村用的10kV架空线路一般采用三角形结构布置,所以需要在使用瓷横担的基础上,将导线间距扩大在一米以上,以此来增强防雷能力。对杆塔进行组装时,还要对瓷横担的固定铁件与电杆的钢筋进行焊接,从而可以保证定向铁脚接地的运行状态。还要每隔三四百米的线路顶相上装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并设置好接地装置。在10kV记一下的配电线路工程竣工后,需要及时清理堆放在周围的建筑垃圾,从而达到避免配电线路运行造成负面影响的目的。
        (3)运行管理以及对危险点的预判
        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线路周边环境对线路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在已经铺设好的配电线一米之内不能有任何的临时建筑物或者固定的建筑物存在,并且需要禁止车辆从这里通过,从而保证配电线的运维效率。在配电线路的经过处可以放置不同颜色的警示灯来做标识,在拐弯处、节点等地方需要设置更加明显的标志,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事故。每年冬季需要对线路通道的两侧,还有线路下方的树木进行彻底的剪修,这样才能保证线路的畅通无阻。绝缘子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扫,并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并清除杆塔上的鸟窝等杂物。
        结束语
        综上,配电网中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是路径最长的,并且直接与电力用户进行连接。故障率高就会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用电与企业的正常运营,随着用户对用电质量要求不断地提高,怎样才能保证供电的质量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探究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与检修[J].吴湛.科技展望.2018(33)
        [2]10kV架空线路的常见事故及其防范措施[J].高福勇.科技信息.2018(02)
        [3]10kV配电系统的配网自动化方式构建和实践[J].金明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