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电梯的维护及故障检修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35期   作者:汤华 俞建君
[导读]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
        汤华1 ?俞建君2
        1.身份证号码:36233019880412****
        .1.杭州富升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2.身份证号码:33010619831220****
        2.杭州今越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地铁交通如今尤为受到关注,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主要运输工具,自身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命安全。实际中一些物业公司忽视电梯日常检修与安全,造成电梯运行时出现安全隐患。需要研究与分析如何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地铁电梯;维护;故障检修
        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攀升,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也越来越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必备设施,电梯的安全运行也成为了物业监管的重点。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电气控制系统当属核心,为机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其特点是电元件多、结构技术复杂、偶然性故障发生率高等。有数据表明,电梯发生故障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电气控制系统上。
        1电梯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
        电梯安全管理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首先是安全管理意识缺乏。因为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一般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执行的,无法兼顾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工作缺失。虽然物业公司意识到强化电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也会设置具体的岗位,但依然存在部分家技术人员技术能力不足,当出现意外情况是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处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其次是润滑系统不畅。良好的润滑可以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还可以起到冷却、减振、缓冲、防锈等作用,从而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润滑系统故障或润滑不当会导致电梯旋转部件发热、燃烧(抱轴)或损坏滚动(滑动)部件,导致电梯不能正常运行。
        2地铁电梯的维护及故障检修
        2.1提高人员素质
        电梯安装维护人员、使用人员的个人素质也是造成电梯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从培训、制度管理、宣传教育等各方面着手,提高人员素质也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方法。电梯安装维护人员的技术能力、责任心以及对相关规范、制度的学习和理解程度都是直接影响电梯安装维护质量的原因,现在很多电梯安装维护人员技术能力偏低、责任心不强,对相关的国家、行业规范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在安装维护过程中不遵照说明书、指导文件等实施,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习惯进行作业,在安装维护过程也不认真按规定填写相关记录。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对安装维护作业人员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术业务能力和个人素养。对于电梯运行过程的使用人员,如有条件需对使用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电梯安全使用规范,使其从思想和行为上重视电梯的使用安全。按规定必须在电梯内张贴《安全检验合格》标识和“乘客须知”安全规范使用说明,提醒电梯乘用人能安全规范地使用电梯,同时也可以在电梯周围醒目位置张贴例如电梯安全小知识或安全警示标语,引导和帮助乘客了解学习电梯安全知识。根据需要在医院、商场等人员流动大的场所设置专门的电梯管理人员,从而帮助人们在乘坐电梯时更加安全可控。
        2.2蜗轮、蜗杆的修复与调整
        蜗杆齿轮、蜗杆啮合故障,由于无法修复到原有的啮合质量,一般采用更换新零件的方法进行修复,但对于轻微的黏接可以考虑进行修复,蜗杆副修复的关键是蜗杆。“中胶合”下的蜗杆副修复指标是彻底清除粘在蜗杆齿面上的铜金属瘤和涂在齿面上的铜粉。在修复过程中,不应损坏牙齿表面或增加牙齿表面粗糙度。有两种修复方法:(1)机器加工:蜗杆齿面铜金属可以在蜗杆磨床上研磨,但齿厚不能太薄。

也可采用磨削、抛光、珩磨等方法。(2)手动修复:蜗杆修复困难,一般使用什锦锉、油石、水砂纸等工具一起去除蜗杆齿面所有铜金属。结束修复是将蜗杆在车床上抛光,直到没有铜金属存在。蜗轮的修复比较简单,可以用锉刀和刮刀仔细修复。修理后的蜗轮蜗杆必须彻底清洗后方可安装。安装完成后,必须先在空气中运行2h,然后驱动笼在空气中运行4~5h。只有当温度上升到60K以下且无其他异常现象时才能投入使用。
        2.3控制板故障
        电梯控制板作为电梯控制的核心部分,其各类元器件繁多,对于信号的传收与发送起到筛选与控制的作用。对收集到的各类信号,控制板会通过优化选择、逻辑判断来执行命令,保障电梯的运行。控制板是由电气元件集成的,其故障率本身来讲相对较低,但也会受到如电磁干扰、工作时间久电气元件发热导致不能充分散热、软件死机的现象产生,除此之外还有些机器自身以外的因素,比如不能很好地接收工作人员的指令,出现信息传输不到位、指令执行不落实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要提前做好控制板的抗干扰设备的安装,同时做好后期的检查修理工作,以期达到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的目标。
        2.4电梯设备常规性检修
        电梯设备正式运行前,检修维护人员要做好全面性的检查工作,主要包括电梯设备外壳、电气线路等,将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降到最低,大幅度提升电梯运行安全性。同时,利用这种提前检修方式发现设备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小问题、小故障”,降低电梯运行成本,进一步延长电梯设备使用寿命。在设备具体运行时,一定要注意两点:第一,对电路进行排查。电路安全是设备稳定运行的先决条件,所以在设备运行前一定要对电路进行仔细、全面检查,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上存在的问题,都要及时处理。第二,对设备自身工作状态进行检查,该步骤主要是检查设备是否能够稳定运行,是否存在漏电等可能,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同时,电梯设备实际运行时,内部各零部件会存在质量差异,因此每个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不同。这就需要检修维护人员及时更换存在问题的零部件,保证电梯设备安全运行。零部件设备更换前后,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性检查与分析,锁定损坏零件,并在更换后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2.5强化对地铁电梯设备的检测
        一是严格规范地铁电梯技术安装维护人员。在使用地铁电梯设备的过程中,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能持证上岗。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审核,他们可以从事地铁电梯运行检查。同时,在检查工作中,要求地铁电梯检验人员准确判断地铁电梯运行中的一系列安全事故隐患,加强地铁电梯质量安全管理。二是加强对地铁电梯运行周期的检查。地铁电梯投入运行后,应定期检查地铁电梯的使用情况,做好以后的维护工作。第三是做好地铁电梯的预验收工作。根据国家对地铁电梯运行的检查要求,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地铁电梯设备不得在施工现场使用。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地铁电梯运行现场的验收工作主要包括对运行文件的检查、对导轨操作的检查、对轿厢操作的检查以及对驾驶主机的检查。同时,在电气前提运行检查中,相关人员还应建立完善的地铁电梯技术使用档案,包括地铁电梯检验记录、地铁电梯使用记录、地铁电梯基本设计文件、地铁电梯生产厂家、地铁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等,与地铁电梯运行有关的安全技术文件等。
        结语
        总之,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维修方案。同时,做好电梯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使用者与维修者的安全意识,切实保证电梯安全性,有效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刁克胜.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111.
        [2]李志敏.浅析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J].中国设备工程,2017(06):35-36.
        [3]钱澎.关于电梯的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0):81.
        [4]孔伟.我国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4(05):56-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