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论述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35期   作者:李业兰
[导读]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如今房屋建筑工
        李业兰
        份证号码:45012219870703****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如今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效果也得到了了较大的提升。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旧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其现场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

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是人员管理。项目施工人员是将设计图纸最终转化为实物的主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首先,需要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合理安排劳动力资源配置;其次,对各个岗位、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规章的宣贯,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在施工人员中树立防范意识,杜绝隐患。
二是设备管理。施工设备存在一定的盲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事故的风险隐患,因此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除做好日常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之外,还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做好定期检查,做好使用登记,确保项目顺利进行,避免由于设备问题而影响项目施工进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三是原材料管理。建筑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原材料对项目安全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质量上,原材料质量差必然会降低工程质量,对工程安全不利,因此要求从采购、运输、进场及保养等环节入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2 现阶段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尚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归根结底,安全生产责任制属于法律所规定的范畴,在大部分施工项目当中均有明确规定,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将相关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的施工企业十分有限。在现阶段大部分的建筑施工现场当中,施工企业将施工现场的相关管理工作落实到生产责任人身上的情况依旧存在。从某种程度来看,必定会对责任制度带来影响,因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有限,也是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无法落实到实处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尚未设计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在大部分建筑施工项目当中,相关部门均会事先制定与其相关的施工设计方案,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施工方案之前,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的少之又少。受相关因素的影响,所设计出的施工方案缺乏合理性。尽管制作出科学性的施工方案,但施工人员并没有完全按照施工方案,开展各项工作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最后,部分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只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开展工作,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2.3 尚未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建筑施工企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开展相关安全培训工作,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提高对施工工序的熟悉程度,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因具体的施工项目需要较长的建设工期,但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十分有限,相关因素的存在,均会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所开展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导致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得不到保证,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
2.4 安全检查应急救援流于形式
        在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当中,并没有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实处,部分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与监督工作,仅仅由几名安全员完成。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当中,难以将具体的安全施工隐患完全排查出来,同时对具体的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所制定的应急救援工作预警,缺乏科学合理性,并没有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也尚未建立完备的救援组织,若出现突发性事件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处理,安全检查流于形式。


3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3.1 建立安全责任制
        施工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应做到层层把关,从单位领导到现场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以及工程师都要各负其责。后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落实到人,确保安全责任制的有效执行。
3.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不仅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也是确保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作业指导,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操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对于危险性较高的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技术考核,并进行监督,从而有效提高现场作业的安全水平。
3.3 强化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管控
        建筑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把好材料、设备的质量关,从而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3.4 做好施工安全技术工作
        建筑施工作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复杂性,为此在施工作业前,应做好安全作业指导和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对于特殊性的工种应针对施工特点加强技术培训。
3.5 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为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规范性,应事先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为后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将“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落实到实处,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之前,应制定明确的施工现场所需要的规章制度,对施工人员的行为举止进行规范,并定期进行全面检查,明确其中是否存在偏离正常使用运行的问题,保证施工作业向着规范化的方向过渡。若遇到突发情况,施工人员需及时制定应急方案,将损失将至最低。
3.6 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安全问题,不仅是因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人员没有定期接受专业教育,施工过程中缺乏安全意识,并不了解新技术与新工艺,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招聘施工人员的过程中,将建筑施工技术与安全意识的高低,作为施工标准。对于安全意识与专业技能相对薄弱的施工人员,应对其进行专业培训,真正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术能力。
3.7 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受建筑工程自身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建筑施工工程,与其相关的施工方案也存在差异性,导致不同施工现场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隐患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开展施工工作之前,做好实地考察工作,结合不同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对于所引进的新设备,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避免引其缺乏对新设备的了解而随意操作,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针对工作环境当中的危险源,应在施工现场张贴警示标志,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
3.8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与责任制度,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杜绝施工人员伤亡的重要保证。因此,施工单位应通过选举的方式,由专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管理小组,项目管理人员委派技术负责人员,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案进行落实。施工环境以及安全质量的好坏,由质检人员负责检查,及时督促施工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最后还应做好施工现场清理工作,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效果也得到了了较大的提升。建筑工程涉及环节众多,应该严格控制施工技术要点,创建完善的质量控制目标责任制度,以此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武汉中,王立冬.浅谈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7):72-73.
[2]张甜婷.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和对策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05):10.
[3]王俊华.解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J].中华建设,2020(03):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