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3期   作者:李文明
[导读] 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各个地方政府响应国
        李文明
        东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523125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各个地方政府响应国家号召的城市基础建设纷纷落实到位,市政管道工程建设是其中的一个特殊类别,也是帮助改善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市政管道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城市建设工作,其建设整体过程都受到了高度关注。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大多较为完善,但市政给排水设计与规划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不利于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的提升,需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市政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优化措施
        引言
        给排水管道工程在市政道路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通过对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合理设计,可以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设计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标准与要求以及各项设计要点,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通过对现场相关信息与数据的分析,全面掌握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为后续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全面提升现代化城市的水环境品质,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市政工程给排水的概念
        市政给排水工程主要指市政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给水工程主要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水源,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对水资源的需求。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做好城市内部雨水收集和污水排放等,避免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二者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紧密联系,相关设计者需要将两者有效结合,以发挥更高成效。
        2市政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设计是施工前的重要工作之一。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规范的指导和依据。城市给排水系统过度强调雨水与废水的分离排放,而将城市污水污染治理纳入建设工作中却不够重视,许多城市的污水被直接排放到河流或地下水中,从而对水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循环造成严重的问题。这种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不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直接与污水混合,排入污水和河流,不符合目前我国大力支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治理城市环境污染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各个工厂排放的废水直接排入地下水,对居民的健康和饮用水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威胁。
        3城市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的优化措施
        3.1科学设计排涝功能,保障设计的协调性
        城市给水系统的目标在于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水量,排水系统的功能在于排放城市中的污水、废水。在设计城市市政给排水时,还需要注重其洪涝功能的设计,尤其是在一些洪涝灾害多发的城市。科学的城市市政给排水洪涝设计,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设计排水系统时,必须以城市洪涝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要将洪涝排水措施融入其中,优化排水系统,使之更加合理。城市内部的积水和洪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降雨,可通过排洪的方式进行处理,建立健全的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城市外洪的处理既要在洪水发生后采取积极措施治理,又要在洪水未发生时做好预防措施,如修建水库、洪堤等。除此之外,在设计城市排水系统的时候,还必须提高其协调性。排水工程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时候要实施系统化考虑、综合性设计,协调各个方面,以适应城市的总体规划,满足城市的功能需求,充分发挥城市排水系统的作用。例如,在设计城市排水系统时,为防治洪涝,需统筹考虑潮水位、道路标高及排水管道的高程关系,以便在涨潮期间同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


        3.2雨水管道设计
        要结合当地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布置情况,对各汇流面积进行合理划分,通过对暴雨强度参数的测算,适当调整雨水管渠系统。在不同的区域,对雨水管道的设计标准存在着差异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暴雨发生时期,确保第一时间就把城市中的雨水及时排出,避免对车辆出行、城市道路安全造成影响。暴雨不仅会对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发生内涝、积水等情况。而引发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城市雨水口对雨水收集等不合理、不及时,在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管道设计时,对整体考虑得不全面,排水管道无法满足城市排水需求。自然灾害虽无法控制,但是可以提前预防,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加大对雨水口的设计力度,考虑集雨面积、道路纵坡、横断面等因素,针对城市道路低洼路面、交叉口等位置,增加雨水口,再结合雨水侧沟的应用,增强排水强度,使城市中的积水、雨水、污水等全部排出,为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3准确评估用水量
        为了使市政给排水工程,更好地服务社会居民。设计人员应在设计前期,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勘查工作。详细记录各个区域的常住居民数量,分析城市居民的用水习惯,以及统计建筑物的分布情况。为城市居民日常用水量的评估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根据城市用水量的评估结果,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与地方的用水定额,进行城市供水系统的科学合理设计。为城市内部的每个居民和企业,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供给,充分满足日常用水需求。也能够极大程度减少居民自行打井的行为,令地下水资源得到良好有效地规划与开采,促进城市经济的和谐有序发展。
        3.4优选管材确保工程质量
        市政管道材料的选择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还决定着工程的成本和使用寿命。常用的市政管材主要有以下几种:(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此种管材的管径不得低于30厘米,通常用于排水量大的工程,与其他同管径大小的材料相比,其强度高且价格便宜,并且在普通水质的情况下不需要对其进行防腐蚀处理,但是生产这种配件的厂家比较少,所以在采用时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考虑。(2)PE管。该管材又名聚乙烯管,根据密度可划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低密度管材的柔性,耐化学性、耐冲击性、伸长率以及抗高频绝缘性都比较好,通常用于农田排水灌溉;中密度管材的高度和强度较好;高密度的管材不仅具有较高的抗蠕变性,而且具有良好的柔性,通常用于市政给排水系统中。(3)铝塑复合管。该管材是新型复合管材的一种,它是由已经成型的工艺进一步加工而成的,抗腐蚀强是铝塑复合的显著特点,因此在市政排水工程中经常用到它。
        3.5污水排放管网设计
        为了有效处理污水工作,使其能够科学排放,则需要对污水排放管网的设计工作予以一定重视。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需要结合城市实际发展情况来对污水排放管网实施优化设计,进而为污水排放管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有效保证。第一,在进行城市污水排放管网设计工作时,需要深入考虑城市道路实际情况,使其两者能够有效结合,以此来基本全覆盖城市道路的排水点,同时也极大程度上规避城市污水排放管网的施工难度。第二,在开展城市污水排放管网设计工作时,需要相关设计人员结合城市自身地理位置来开展设计,并对城市管网敷设深度的设计逐步完善,以此来提升污水处理设计的完善性和系统性。
        结语
        总的来说,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是政府实际落实的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基础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其实际施工过程较为复杂,设计专业领域较广,因此,设计单位应切实结合具体道路特征,在相关标准的规范要求下制定科学、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并与相关的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做出高品质的市政工程,从而高效解决城市面临的各种给水排水问题。
        参考文献
        [1]兰建平.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08+121.
        [2]汤磊 , 郑凯 , 薛丽敏 . 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及施工研究 [J]. 居舍 ,2020(08):117-118.
        [3]戴宏.市政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