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案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3期   作者:游珊
[导读] 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提高植
        游珊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摘要: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提高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优化生态园林设计,在照顾到本土植物生长的基础上也要确保其符合生态园林的发展需求,提高生态园林的生态价值与观赏性,从植物的实际特征出发优化植物配置方案。基于此,要深入分析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应秉承的基本原则,探讨植物配置的现状,提出在生态园林设计中优化植物配置的有效措施,从而提升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打造更和谐的生态园林景观。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方案;美感
引言
        生态园林设计能够基本反映当地的生态环境,这意味着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要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生态园林将生态学作为根本依据,从而建立起系统的园林绿地生态。在生态系统中要保障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做好种群之间的合理搭配,使得植物配置科学且色彩丰富、具有层次感。要紧紧把握生态园林改善环境、美化环境的基本功能,调节地区气候,减少噪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1植物配置方案应用现状
        在现阶段植物配置方案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无法将植物配置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甚至阻碍植物配置积极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植物发挥自身功能价值。从植物学角度出发,植物的配置以及生态学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要在考虑美学设计和生态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植物配置方案的优化,这是进行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当前,植物配置方案的设置无法充分将生态环境与植物的基本特征充分结合起来、植物的色彩利用程度不高且无法满足植物的生态设计以及美观需求,因此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强植物与生态园林设计原则的探讨,确保二者能够达到平衡状态,为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案的有效性提供坚实基础,确保方案可行性。
2植物配置基本原则
        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在当地生存且符合本地审美的植物配置方案,确保植物种类能够匹配地域特征,要将生态功能作为核心,以地域环境为基础展开植物配置方案的制定,在此基础上添加部分审美需求,将其作为生态园林设计的根本保障。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方案选择时,要遵循审美原则,强调配置中的统一性,秉承这一基本原则进行园林设计。生态园林设计中一个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将自然景色与人类空间进行有效联合,确保景观设计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匹配,在这其中包含植物与建筑、搭配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和谐程度等多项内容,而植物的选择是其中最关键的元素之一。园林设计的灵感多来源于大自然中的天然风景,将大自然的天然风景进行缩小,以精简化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起到优美环境的作用,树木的树形、草坪分布以及花卉颜色都是其中重要组成的部分。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来说,要将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一要求其作为根本出发点。植物搭配多来源于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强调植物色彩、树形、线条以及比例等各内容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在配置过程中不能过于呆板枯燥,又不能杂乱无章。因此在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时要强调植物之间的差异和变化,做到符合人们审美的基础上不影响整体效果。除此之外,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强调生态化配置时,秉承节奏韵律和谐统一的基本原则。生态园林设置是对大自然景物的一种缩小,但并不是照搬自然景物的形态,城市生态园林有着独特性质,它对于生态功能有着较高标准。

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必须满足城市居民观赏休闲需求,而生态园林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致使生态园林建设氛围愈发广阔,因为生态园林系统能够优化空气、吸收灰尘,并稳定水土,在城市当中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这意味着生态园林中的植物必须具备这一功能特征并且不断将这种功能放大。在满足这几个方面要求的基本前提下选择植物进行生态园林优化,例如在进行大道设置时以等距离或不等距离进行树木栽种,有利于形成节奏与韵律,保障职务配置的和谐性,为人们打造舒适惬意的生活居住环境。
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案
3.1依据植物形态进行设置
        在进行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时要从植物的自身特征出发,按照具体形态和姿态进行合理搭配。不同植物的姿态不同,有的植物生长规则,而有的植物则属于动态形态,在配置时要讲究职务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的和谐协调性,同时还需考虑足在不同生长阶段以及季节中发生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可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比如高低姿态、叶色花型等对比手法表现艺术构思,将植物景观的美感衬托出来,在组合树丛时要强调植物间的协调性,不易将形态姿色差异放大,不同树种组合起来能够防止景观出现单调,可将乔木、灌木、花卉等植物进行多层次配置,保障植物搭配的层次丰富性。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同分层配置可使植物景观更加丰富,背景树一般高于前景树且栽植密度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使其色调更深或与前景有较大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从而进一步增强园林设计的颜色衬托效果,提高植物配置的和谐性。
3.2以科学搭配为基础强调美感
        在进行园林设计师需强调植物搭配的科学性,而植物搭配需保障生物学特性以及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将各类植物进行科学配置,从而达到环境有机融合的根本目的。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把握植物生物学特征,在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下进行景观打造,从而强调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比如部分植物放在一起可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种植在一起能够帮助双方共同成长,例如雪松、核桃之间就有着这样的搭配特征,它们可以相互依存、促进生长,比如黑接骨木对云山根的分布起到积极影响。然而部分植物生存在一起则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正常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例如苹果、云杉和松树种植在一起便会产生阻碍作用,不适合种在一起,因此在进行植物科学配置是要考虑到植物的根本特性,将这些因素融入到植物配置方案中。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到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的审美性,以科学搭配为基础融入审美观念。由于生态园林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若想要达到这个目标便需要在植物配置中凸显艺术性,凭借不同植物种类打造不同层次感,促使植物群落高低错落、增强观赏性、丰富层次。将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进行结合,促使观赏期不断延长,也可将不同观赏期的植物进行科学搭配,实现四季如春的感觉。在植物搭配中有花有草,同时也可将各种色调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通过颜色对比的方式提高植物搭配的观赏性和谐性以及层次性。
结语
        生态园林设计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而植物配置方案是生态园林设计的关键内容,必须从植物自身的根本特性出发,从植物功能特性、园林设计需求、地理因素等多各方面出发,对植物配置模式进行优化创新,打破传统植物搭配设置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色彩搭配。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清晰植物科学配置的重要意义,合理搭配植物,促使生态园林的景观效果更加与众不同。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强调植物配置,在保障植物配置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上提高园林设计的艺术美感。
参考文献
[1]雷伟铭.浅析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南方农业,2020,14(3):62-63.
[2]陈彦尧.刍议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装饰装修天地,2020,(14):86.
[3]洪至平.浅谈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广东蚕业,2019,53(5):45,47.
[4]昝文颖.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36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