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庆洲1 司源2
1.身份证号码:37152419920517****
2.身份证号码:37152219870911****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与建筑有关的工程项目也不断增多。排水管道的质量情况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工程企业想要确保建筑成果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就要做好有关于排水管道方面的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的生活工作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防渗漏技术
引言
如今,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给、排水管道施工工作的高效展开,不仅能够使各建筑工程项目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得以正常运行,还有助于建筑建设领域的长久发展。受现实因素影响,我国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相关施工技术尚不完善,很容易出现渗漏的情况。对此,研究人员应该对国渗漏原因进行细致分析,使其能够在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期间实现更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1给排水管道施工渗漏原因分析
1.1材料和设备质量关把控不严
施工单位没有建立材料与设备质量验收的相关机制,给排水工程进场的材料与设备进场验收质量把控不严,进场的管件、管材、设备及卫生洁具等主要材料的规格和型号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个别班组采用价格低廉的材料进行替代价格昂贵的材料,甚至采用假冒伪劣的管道来代替品牌的管道,管道的壁厚不满足设计要求,使得管道质量大幅下降,容易引发渗漏的情况;施工现场的水电专业人员工作不负责,任由班组进行采购与安装,导致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水电专业技术人员对新型的管材的了解不足,无法真正地识别给排水工程材料与设备的真伪,导致不合格的材料投入使用。
1.2连接工艺不当引发渗漏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建筑中由于排水口的多样性及数量造成了多支管、多接口且间距小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从人、机、料、法、环方面考虑:①PVC排水管:多采用粘接法,存在胶水未饱满、不均匀、缝隙间有杂质等问题;②铸铁管排水管:连接方式为不锈钢挠性管,存在元件型号未匹配、宽度不足、材质未达标,法兰连接时,桷胶圈缺失或拧紧时造成橡胶圈损坏等问题;③支架不足造成管道断裂、偏移等问题;④管口的平整度造成连接深度不足。
1.3施工工序问题
在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如果未能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施工,有可能会导致给排水管道与建筑工程不相符,遗漏关键工序等,为给排水管道渗漏留下隐患。给排水管道施工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管道,确保施工准确性。施工工序控制不足,导致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不达标,引发管道渗漏。
2房屋建筑中给排水管道施工的防渗漏技术
2.1严格控制材料与设备的进场质量关
施工单位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与设备进场验收的制度,建立合格的给排水工程材料供应商数据库,选择质量有保证和生产工艺先进的厂家来供应管件、管材和设备等。对于进场的配件、主要材料、管件、器具、设备和卫生洁具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和性能检测报告,其规格型号及相关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本工程给排水管管材有球墨铸铁管、钢塑复合管、PPR管、PVC塑料管和镀锌钢管等,管材和连接件品种和型号较多,为了避免使用部位混淆,应加强现场抽查力度,做好材料质量控制。管道外观检查应无砂眼和裂缝,管道的壁厚偏差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镀锌管件应检查内外镀锌情况,保证内外均镀锌;塑料管严禁使用再生管;阀门开启应严密和灵活,管件与管道应对应地配套,松紧度应合适;卫生洁具的接口应符合设计要求。
给水管道的材料应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热水管道应采用镀锌钢管、复合管和塑料管;雨水管道采用混凝土管、塑料管、镀锌钢管和铸铁管等;污水管道采用混凝土管、铸铁管和塑料管等。
2.2连接工艺问题的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主要采用安装前技术交底,加强工人的岗前培训,作业前技术交底,保证进度、质量、安全的同时,确保工人的作业外娱乐及作息时间;加强交叉作业、工序衔接、作业后的成品保护及检查力度;针对元件做到型号、规格、材质、使用部位进行登记并记录,合理利用支吊架间距、弯头配件、管口切割,保证流水顺畅、减轻水压对管道的冲击,避免造成管道脱落、松动。
2.3管道穿楼板和墙面防渗漏技术
(1)固定支承需加入止水圈,如果是固定支撑,需要加入止水圈进行防渗漏处理,在给排水管道穿楼板后,将管道与固定支撑紧密结合,确保管道与支撑之间无缝隙,可以采用胶水、混凝土等方式处理管道与支撑之间的缝隙,为了确保粘接质量,应该重复两次操作;(2)非固定支撑需要加上钢套管,为了避免管道和建筑楼面直接接触,需要在建筑施工时预留套管,并且确保套管与楼面结合紧密,避免渗漏。给排水管道经过墙面时,通常需要管道穿过套管,为了确保防渗漏效果,需要将套管和管道之间填充防水材料,保证管道防渗漏效果,同时将套管周围的砂浆振捣实,避免套管出现渗漏。给排水管道穿墙和穿楼板施工工艺中,管道安装后需要设置支模,混凝土施工是其中的关键,为了确保防渗漏效果,需要选择不低于楼板和墙面的混凝土进行施工,而且采用两次振捣浇灌的方式,施工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确保支模防水效果。
2.4构建全方位建筑给排水变形监测安全管理平台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安装时,由于施工难度较高,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给排水安装是单独由分包单位负责进行安全管理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对所有分包单位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再由监督机构及有关部门对总承包单位的安全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流程更加复杂,并且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对于安装管理的展开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对建筑给排水安装安全进行统筹管理,构建全方位建筑给排水变形监测安全管理平台。在平台当中存储安装过程中的所有相关信息,并通过平台中的仿真功能模拟真实安装场景,在安装前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为保证在建筑给排水安装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安装时还需要利用管理平台对其安装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利用测量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平台当中,并将其与安装安全标准进行比较。监测点的布设范围应当在影响范围内的其他构筑物上布设,给每根建筑给排水管道均布设4个安装监测点,在基坑以及周围的建筑物上也布设多个变形监测点。在安装过程中,根据具体施工条件,每隔1d观察1次。该平台应当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移动终端;另一部分为计算机终端,在端口位置上连接通讯接口,方便管理人员对安装现场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2.5监理阶段
为了有效提升排水管道工程监督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工程企业可以对外招聘具有极高专业性以及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以及监理人员。另外,在整个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对当前所存在的管理风险问题进行及时的预防处理及调整,进而在经济层面来实现对排水管道工程的合理控制。一般来说,设计人员在进行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时会有多种备用方案,通过彼此间的对比来挑选出最符合当前施工需要的方案,这样不仅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所要花费的成本支出,还能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结语
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中防渗漏技术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期间,要从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做好施工监督管理作业几个方面入手,进而提高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华明.高层房屋建筑防渗漏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62.
[2]赵博.给排水工程管道的渗漏分析及防治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83.
[3]王静.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