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学健
天津市滨海区水利局 天津 30027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合理的框架结构形式对于提高建筑整体品质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则围绕建筑工程领域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展开探讨,具体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混凝土浇筑三大方面的内容,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遍布城市的各个区域,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当前常应用的建筑施工框架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这是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较为灵活,能够满足建筑工程项目不同的使用要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影响。框架剪力墙结构所具备的应用特征,使其广泛应用于高层住宅建筑项目中。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节约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项目施工水平,为我国建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1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特点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由于其安全性、稳定性极高,自重较轻,空间分割十分灵活,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现在的建筑工程结构楼层较高,无论是竖向构件方面还是承受重力方面都会逐层增加,对一些尺寸较大主体结构及墙体结构的支撑能力要求就更高,除此之外,建筑构件还要承受地震、风荷载等竖向非线性分布荷载,因此对建筑墙体、楼梯等结构的的施工要求更加严格。框架结构大概可以分为半现浇式、全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四种,所谓半现浇式就是结构中部分梁、柱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完成,需要用到预制模板;全现浇式则是在施工现场制作模板并浇筑构件,虽然这种框架结构施工周期较长,但是构件本身的抗震性能却极佳;装配式框架结构主要是将预制好的构件在施工现场焊接装配,虽然装配式框架结构现场工程量少,但是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实际建筑项目中应用最多的是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该结构有效避免了上述三种结构的不足,现场模板需求量少,施工效率高,抗震性能也更强。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2.1钢筋施工技术
(1)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首先,材料选用不适用于钢筋。例如,如果钢筋模型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在焊条之间会产生裂纹,从而给钢筋项目带来安全隐患,在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会破坏建筑项目的整个框架结构。其次,在服务项目中未发现质量问题。质量不合格的钢筋可能会对建筑项目造成毁灭性后果。如果施工人员对维护项目中的这种后果过于粗心,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第三,如果需要加固和重新焊接钢筋,则建筑物的隐患进一步增加,这直接减慢了建设项目的进度并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效益。(2)加强钢筋施工技术的措施。首先,我们需要严格控制钢材的选择,并确保其质量要求符合工程和建筑标准。工人在接受建筑材料时,需要检查制造商的标准、规格、建筑资格等,以防止出现建筑裂痕现象并损害建筑业的经济利益。第二,在进行焊接操作时,施工人员需要进行验证工作,以提高钢筋垫片的设计精度并减少正式施工中的钢材消耗。如有必要,应进行建筑材料应力测试以减少视觉错误,从而可以进一步确保建筑质量。最后,为避免二次加固和焊接,在进行放样或下料的工作时,必须控制施工的准确性,避免导致建筑项目的经济利益进一步损失,并降低了建筑安全性。例如,工人需要在放样操作期间准确测量钢筋的长度。这样就为钢焊留了足够的空间,避免了由于冷焊收缩而导致的钢筋收缩,并可能导致以后的裂纹。
2.2模板组装
上述工作完成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大模板的装配工作,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剪力墙装配工作,为了提高剪力墙模板组装质量,需要在剪力墙模板的表面再次涂抹隔离剂,最大程度地降低外界因素带给模板组装工作的影响。一旦出现剪力墙与水分接触情况时,需要再次对剪力墙模板表面进行隔离剂的二次涂抹,最大程度地强化模板组装的施工质量。在剪力墙模板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先进行剪力墙厚度的检查工作,保证剪力墙安装充分检查剪力墙的厚度,只有保证剪力墙的安装后的厚度达到规定范围内,才能继续施工工作。剪力墙模板施工工作开展前,为了大大提升剪力墙墙体结构的吻合性,需要立即进行填充修补,减少墙体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强化模板与墙体之间的密实度。
2.3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
搭设轮扣式钢管脚手架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梁高1500mm及以上梁立柱间距不合模数的,在施工期间需对轮扣式脚手架立柱采取优化措施,于该处增添1根扣件式钢管立柱,同时通过短钢管与轮扣式钢管脚手架实现稳定的连接。2)轮扣式钢管立柱施工期间需在底部配置可调底座,顶部设可调支顶;密切关注U形支托与梁大楞两侧的位置关系,若存在间隙则必须将其楔紧;严格控制好可调托座支承面的位置,该处与顶层水平杆的间距应≤450mm。3)轮扣式立柱底距地面最下部盘销孔处,应增设扫地横杆,具体安装标准为步距1.8m。4)相邻立柱的对接接头位置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不得在同步内;同时要严格控制对接接头的安装位置,沿竖向错开的距离至少达到500mm。5)对于横杆两端的插头应将其稳定插入立杆同一步距的索盘孔,为保证其稳定性以及所处位置的合理性,可以使用小锤敲击到位。6)支撑架采取水平搭设的方式,放置好立杆后安装横杆和纵杆,敲紧上轮扣,以保证各节点达到紧固的状态,再依次完成其他支撑单元杆件的安装作业,及时采取加固措施。若一层高度未达到设计高度要求,可采取对立杆接高的方式。实际施工中需铺设稳定的平台板,给施工人员提供作业空间,将立杆活接头安装至下层立杆上端部,将上层立杆插入立杆接头内,安装到位后完成该单元剩余横杆、纵杆及其他杆件的安装作业。
2.4扩展联合施工技术
在使用过程中,建筑物通常会因外部因素而变形,从而导致裂缝和损坏,从而大大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伸缩缝是为防止这种情况而设计的结构缝。因此,在研究建筑物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时,要注意伸缩缝的施工技术,遵守图纸和施工规范,伸缩缝施工不当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和装修。并且使用时不应构成安全隐患。例如,膨胀缝碎片必须在施工前可靠地清除,这被用作验收过程。接受验收后即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我们应明确要求施工人员避免砖块、混凝土残渣和其他建筑垃圾进入施工缝。浇铸平板、圆柱和其他组件时,请使用宽度与接缝相同的苯平板,以形成自然的水平和垂直绝缘带。安装外部角撑板之前,它可能会变形。缝制了防水层以防止水泄漏,防止墙壁上的污垢和油漆剥落。另外,必须按照严格的规格安装和制造垂直伸缩角撑板,以确保外墙的功能和外观。
结语
总的来说,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期间,建筑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期间所有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促进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丽娜,周练,李英磊.装配式框架-支撑-少量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及经济性分析[J].四川建筑,2020,40(5):181-183.
[2]任小朋,高涌涛.薄钢板剪力墙加固带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20,50(20):103-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