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与实施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3期   作者:刘进茂
[导读]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我国地域辽阔
        刘进茂
        山东省招远市金岭镇人民政府    山东招远   265400
        摘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我国地域辽阔,但也正是因为此,我国的水资源也相对更为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生产的灌溉工作中,引入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也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必要性,基于此才可以有效提升农业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文章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就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与实施要点进行探讨,以期可以为农田水利工程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实施要点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灌溉活动可以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而水资源无法形成均匀的分布,从而导致我国整体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基于此,如若想要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发展,就需要强化节约用水,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继而满足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需求。因此,农业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积极推广和普及节水灌溉的技术,促使农民形成良好的节水灌溉观念意识,从而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农业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1、农田水利功臣个节水灌溉技术方法
        1.1喷灌技术
        所谓喷灌技术,就是喷洒灌溉技术,这项技术在当前农田节水灌溉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喷灌技术也可以依据喷灌设备的灵活性等级划分,分为移动式喷灌、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三种。其中固定式喷灌设备,只有喷头部分可以动,其他部分都无法移动,这种设备一般在农田范围较大的地区才有应用;而半固定式喷灌设备,其喷头直观、喷头都可以移动,较比固定式喷灌设备来说,具有更好的机动性,从而灌溉范围较大的农田区域更加适用;而移动式喷灌设备,顾名思义其可以随意移动,从而是最好机动性的彭关设备,从而在一些地理条件恶劣的山区等环境更为适用。
        1.2微灌技术
        所谓微灌技术,主要是在灌溉的过程中,通过管道系统来完成灌溉,将水输送到需要灌溉的地段,通过末端管道的灌水器完成灌溉,如此就会以非常小的水流量完成作物的光改,同时因为均匀输送到作物的根部附近土壤,而完成该效率的灌溉,较比传统光改技术来说,微灌技术可以以最小水流量对作物根部区域的土壤完成湿润,是较高效率的局部灌溉技术,也是当今节水灌溉工程中主要应用的技术之一,具有非常明显的节水、生工、适应性强、节能等非常多的优点。
        1.3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渠道防渗灌溉技术是当今我国现代农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较比传统的渠道灌溉技术来说,渠道防渗灌溉技术是以传统渠道灌溉技术为基础,通过应用防渗水材料实现水量渗漏的流失,避免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最终提升渠道内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当前,根据所采用的防渗材料的不同,可以将渠道防渗灌溉技术分为塑料薄膜、砖衬砌、混凝土衬砌、沥青护面集中防渗灌溉技术。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及实施要点分析
        2.1 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但水资源就相对来说较为匮乏,因此,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应该深入了解当地特有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工作过程中,特别要重点主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需要构建并明确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和路线,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最终形成全面科学的统筹规划、管理。基于此,必须要各地相关管理部门,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积极的环境监测与评估工作。在进行水资源分配工作中,必须要有效控制用水总量,有效管理所有水资源的配额,以此为基础原则,保证所有用水单位在农田灌溉用水量方面可以明确、具体,除此之外,需要尽最大努力保证各个灌溉渠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加强管理和培训,提升各个管理和用水单位提升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认知,继而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效节约用水,为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促进各地农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在各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可以发挥出示范作用,积极带动各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良性健康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尤其要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优势、特点,严格控制各项技术指标,实行连片、分区管理,促进农民增收、增产,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基于此,就要求在建设示范工程过程中,首先在选址方面要保证科学性、合理性,首先,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或者是高低不平并且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同时包括经济发达的地区,或者是经济作物作为主要作物的地区,当地干群思想现今的地区,一般就会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具有较高的支持力度,这也是开展建设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首选的地区,另外也要求这些地区具有较好的社会治安等方面优势,通过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加快各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发展的速度,提升整体建设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其他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发挥出有效的带头作用。
        2.3 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基础性保障和支撑。因此,需要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此来提升高效节水灌溉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同时需要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灌溉用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等方面的引进。
        2.4 利用3S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所谓3S技术,主要是其中包括三种技术,第一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二为地理信息系统,第三为遥感技术,这三中技术英文简称分别为GPS、GIS、RS,因此统称为3S技术,通过这些现代化先进技术的应用,最终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准确掌握、收集农作物的各种信息,在此之后通过计算机将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分析最后得出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在不同时间段最合理、科学的灌溉方法等,继而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如何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水利管理部门应该在农田灌溉活动中,积极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响应国家节约水资源的号召,不仅要满足实际水利方面的需要,还要体现解约问题,保障农田生产正常进行,环节用水紧张现状,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通过多种先进技术的投入使用,将农田灌溉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邸艳平.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1,52(02):75-76.
        [2]张西宁.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探讨[J].新农业,2021(02):25.
        [3]尹建飞.浅谈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以河西走廊高效节水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21(01):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