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娅萍
新疆万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目前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关应用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地提高提供参考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一些建筑内部存在较多设计缺陷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结构内部多个承压部位、结构环节整体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明显提升建筑整体的安全性,需要建设工程管理人员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地安排、协调和利用。同时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不同结构、不同节点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对各个设计优化环节进行严格把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设计优化整体把控的难度,造成更多偏差问题的出现,使得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存在较多缺陷,降低了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材料配比不合理的问题
由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材料的配比缺乏合理性,必然会影响混凝土质量,使得混凝土结构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从而出现建筑质量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或者在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的难问题,必然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达标。
1.3施工过程投资很大
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关注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对于成本管理未形成足够的重视程度,没有建立完整且专业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体制。对于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这种情况会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施工成本严重超支,为企业降低经济效益增加管理风险。因此在进行建筑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建筑造价成本进行体验性的规划和预测,并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采用透明化管理方式,降低管理风险。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的措施分析
2.1加强建筑裂缝施工预防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墙体裂缝问题,需要通过人为措施对其预防,加强整体预防效果。首先,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关施工管理要求,开展整体建筑墙体裂缝施工环节,对可能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预测,控制施工结构的荷载问题,使得建筑符合运行标准,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其次,施工人员要对施工裂缝的最大宽度进行反复的测量和校准,保障施工裂缝的宽度在相关技术要求范围内,避免发生扩散问题。最后,施工人员需要对部分结构开展加筋处理,对钢筋布置的均匀程度进行科学控制,使得小直径、小间距的钢筋布置符合结构设计标准。
2.2加强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不能中断,而是要连续施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浇筑的均匀性,在混凝土的下层凝固前进行上层浇筑,确保两层的充分混合,避免产生分层的问题,保证建筑强度。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如果产生了墙体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差造成的。如果相关预埋管线没有合理设计,或者混凝土的养护存在问题,也会导致裂缝发生。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从混凝土施工现场的实际出发采用合适的养护方法,保证养护到位,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率。通常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会采用蓄水池养护的方法。当浇筑施工结束之后,在其凝固之前就要在周围洒水,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度。如果混凝土浇筑体的规模比较大,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养护剂。为了避免由于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裂缝,要做好保温工作,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裂缝产生。
2.3对地基勘探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安全的开展工作,所有建设企业施工前期都要对本地地质勘查一番。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多方面的技术工序,以地基建筑的复杂、特殊性为依据,施工人员要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对当地土质进行勘察之前,施工单位要提前制定个细致的勘察计划,看是否可以开挖,开挖的深浅等问题。
要在不破坏原有的地质上开展工作,勘察过程中要了解地质的成分,是否具有稳定性,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清楚并详细地记录精准数据,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必要条件,对后期施工计划的进行有着重大的影响。
2.4增强技术创新,丰富和发展企业的建设理念
工程施工的技术革新能够更加有效统筹各项工作,促进相关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建设理念的多样化,为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降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金钱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革新,可以更有效地把控现场施工环境并进行查漏补缺,保证整体施工进程有序进行。将创新摆在施工建设的核心位置,能够帮助企业技术发展搭建起稳定的平台,同时围绕着“技术”来展开探索,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先进施工技术,以此来促进建筑工程建设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并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身的建设理念。
2.5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技术革新作为企业现有发展情况的立足点,可以为其后续发展和营造品牌效应提供硬性的条件支撑,还能使其在自身的经济发展和能力提升中创设转换平台,并根据创新技术展开先进化的企业管理,进一步促使企业管理向全面化、严谨化的趋势发展,使得技术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更符合市场发展得要求。其次,通过创新同步工程施工技术,能够促进建筑成本的降低,在产品上更具竞争力,从而使企业整体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6BIM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运用
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其所牵涉到的项目种类非常多,施工数量以及难度大等特征。工程项目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对工程项目进度进行管理期间,管理者需要全面了解其中的每一个阶段,运用BIM技术能够更好为技术人员对每个建设环节开展更好管控提供有效的数据解析和结果。对工程项目进度进行管理期间,需要有效将这种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员工也要更好的采集和汇总工程项目当中的全部资料数据。将这些所有数据录入到计算机BIM系统当中,运用这种技术解析功能,可以获得工程进度更精准的解析成果。此外,使用BIM技术建模功能,能够在数据基础上构建建筑工程进度模型,工程项目是一个动态全过程。通过建模数据的计算以及结果,能够第一时间将工程项目进度的实际状况反映出来,并且更有利于员工结合进度模型修正和把控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7BIM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成本则包含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员工工资等所组成,其建设成本非常庞大和复杂,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难度。同时,这方面跟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每个参与者的利益直接挂钩。使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跟实际建设进度进行关联,对建设期间每个阶段分部分项目快速进行拆分,将每个资源配置以及设备调度等信息进行协调,从而形成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实际成本数据库,可以使造价工作人员及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应用在计算机处理当中,后期就可以获得预算结果。除此之外,如果工程项目出现变更务必会使工程量出现变化以及进度偏差,在此期间就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的5D管理平台以及成本解析软件,快速进行调整和改正,把控不可预见的费用对工程项目总造价的影响,采用更加科学的变更方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至关重要,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加大对于建筑工程技术和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手段,提高房建施工质量,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艳.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11):3355.
[2]高爽. 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 门窗, 2019, No.180(24):41-42.
[3]张健明. 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 四川水泥, 2019(7).
[4]徐丽. 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 居业, 2020, No.151(08):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