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单元 互文拓展 整体教学——谈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李自求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客观上为新理论的引入铺平道路

        李自求
        湖南省桑植县金海实验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客观上为新理论的引入铺平道路,其中互文性作为新型文本理论能发挥结构主义教育优势,为扩充语文教学内容给予支持。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将小学语文各个单元视为统一整体,通过互文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教学活动同步推进育人任务,增强学生语文素养。本文通过探析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以期利用新理论提升小学语文教改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具有如下价值:其一,突破文本理论可操作性瓶颈,使小学语文教学所用文本具有拓展性、包容性、丰富性,释放文本化教学力量,使教师的精力能转移到整个文学及文化层面上,为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奠定基础;其二,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带来一定影响,激活发散思维,发挥成长型思维作用,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人文精神等素养。基于此,为助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活动科学发展,探析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关键
        1.突出教材的互文性特点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具有依托专题聚合教育内容的特点,文章主旨趋同,单元情境统一,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活动协调同步,客观上为互文性理论的渗透给予支持。例如,四年级下册其中一个单元以动物为主题聚合阅读内容,《猫》《母鸡》《白鹅》的阅读指引学生走进动物、观察动物、喜爱动物,习作主题为“我的动物朋友”,使单元教学更具整体性,利于学生善用互文性内容完成习作任务,培育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素养。
        2.树立互文性教学意识
        为提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水平,语文教师需了解互文性概念,其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在单元目标文本教学的基础上将扩展、吸收、改写、引用及其他改造性文本聚合在一起,为单元整体教学服务;二是将某个文本视为独立的互文,通过解构、重组吸引多元化的教育内容,使学生能看到文本的变化,从中学习遣词造句、阅读理解方法。
        3.善于开发互文性文本
        本课题最重要的一个工程是互文文本的开发。单元教学之前,围绕单元主题,搜集相关字、词、句、段,开发近20篇左右的互文,一篇课文至少拓展2篇文章,即“一主两翼”,通过大量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文本的类型有:主题性文本、结构性文本、题材性文本、背景性文本、评价性文本、意象性文本、修辞性文本、文体性文本、语言性文本、创编性文本以及同作者作品等。


        二、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原则
1.育人为本
        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需要由学情驱动,教师根据学生阅读喜好、语文素养、心理状态等因素筛选文本,扩充教学内容,利于点燃学生求知热情,培育自学能力,构建民主课堂,规避育人阻力,为此教师要推行育人为本原则。例如,在进行《荷叶圆圆》教学时,基于一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限,互文性单元整体阅读文本需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且能突出现代诗之美,使学生能在互文性内容的指引下进入现代诗世界,感受文字魅力,提升文化修养。
2.循循善诱
        虽然学生在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中属于主体,但教师亦需摆正心态、调整角色、善于引导,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进行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一单元教学时,可在为学生准备经典名篇进行互文性阅读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如“这些文章人物描写有什么共同之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到的故事”等,旨在通过提问将互文性内容转变为学生单元整体化学习工具,增强其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语文素养。
        3.扎根课堂
        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老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课外阅读课内化,尽量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我的具体做法是:课前3分钟唱歌、读名人名言、古诗诵读可选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利用互文导入,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让课前学生背诵《春望》;课中适时引入互文,如学习王昌龄的《从军行》,可以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诗句理解战士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课尾巧用名人名言、名诗名篇深化主题或拓展阅读,如学完《刷子李》拓展《泥人张》《快手刘》。《语文园地》拓展相关互文,在单元教材文本上完之后统一读多篇互文,写作之前阅读3至5篇同步作文。
        三、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
        在开展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除需关注学情外,还需转变教育素材搜集理念,善用信息技术,根据单元教育主题从网上下载文本,亦可为调动学生思考、表达、习作积极性,用视频、图画、音频替代传统互文性教学内容,创设多模态讲堂,指引学生从视觉、听觉着手处理互文性单元整体学习资料,继而以“互联网+”理念为依托推动教学活动良性发展。
2.创新教学手段
        为使学生积极参与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活动,教师要创新育人手段,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采用游戏,以“传统节日”主题为依托搜集谜语,组织学生猜谜,在猜谜游戏中感受学习乐趣,了解更多传统节日,顺利引出整体教学主题,引领学生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其中,语文教师利用谜语展开游戏化育人活动的过程,就是根据单元教学主题聚合互文性内容的过程,期间可激活学生语文思维,赋予单元整体教学活动趣味性、参与性、知识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联想等能力,落实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3.优化教学体系
        第一,基于育人为本、认知迁移等理论,依据学情及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筛选互文性内容,保障有关内容既与主题相关,又能助力学生强化语文素养;第二,明确教育目标,如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理顺教学思路,设计育人活动,同时重视运用生成性教学资源,挖掘互文性内容育人潜能;第三,重视教学评价,加强专题研究,积累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经验,为新手段、新理论引用铺平道路,赋予语文课堂无限活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能扩充育人内容、强化学生素养、增强教师育人实力,为此教师需明晰互文性概念,转变教学理念,善用互文性内容创新教法,优化教学体系,使小学语文通过互文性单元整体教学达成教改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