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甘新燕
[导读] 小学生的情感非常丰富,小学生的许多行为带有情绪化的色彩。

        甘新燕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澄泰乡中心学校,广西  南宁  530506
        摘要:小学生的情感非常丰富,小学生的许多行为带有情绪化的色彩。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管理,还要注意对学生的教学情绪进行科学管理。小学课堂教学情绪管理带有一定的特殊性,许多教师长期以来又不重视教学情绪管理。因此,需要认真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方法。本文将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对策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高等动物。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情绪、各种情感: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喜爱、憎恶、嫉妒、难过……情绪是艺术、文学的原动力,情绪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小学生的情感丰富、情绪细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点关注学生的情绪,必须注意学生的情绪管理。
        一、小学课堂教学情绪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小学课堂教学情绪管理,是近些年来才受到教育界重视的一个课题。小学课堂教学情绪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①情绪是一种复杂、多变的心理反应,因此,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较为复杂、较为多变。而小学生缺乏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学生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相反,许多学生会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这会给教师管理课堂教学情绪带来一定的困难。②心理学研究揭示出:人们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情绪都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影响,每个学生的情绪也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情绪[1]。教师的情绪同样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反过来,学生的情绪也会对教师的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小学课堂教学情绪管理是一种双重管理:既要管理学生的情绪,又要管理教师的情绪。
        二、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现状影响因素
        (一)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现状
        2020年10月,为研究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现状,专家随机抽取全国5省17所小学,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参与此次调查的小学语文教师共有465人,其中男教师有186人,女教师有279人,他们的年龄在20~50岁之间,他们的教龄在2~23年之间。调查结果显示:有76%的教师表示在上语文课时,总是有学生心不在焉、做小动作、昏昏欲睡;有64%的教师表示每节课文课上有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愿意认真看书、阅读、做笔记;有57%的教师表示自己上课可以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有72%的教师表示自己在上课时很难自始至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很难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有81%的教师表示自己的教学情绪会受到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有29%的教师承认自己有教学倦怠。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影响因素
        心理学专家、教育学专家对此次问卷调查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指出,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个人的性格特点、教师个人承受的教学工作压力,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教师个人的家庭生活、教师对情绪管理的认知,会对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产生较大影响[2]。
        ②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年龄、学生的性格特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本人情绪的认知能力、控制能力,学生对他人情绪的认知能力,也会对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小学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方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课堂教学进程实施管理,还要对教学情绪实施管理。因此,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学情绪管理方法。
        (一)感受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大声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时感受学生的情绪,必须注意观察、掌握学生情绪的变化。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压抑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一种情绪,不能强求每一个学生时刻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一次最多只能坚持15分钟,而每节语文课的课时有45分钟,因此,让小学生在语文课上保持45分钟的学习热情是不可能做到的[3])。
        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大声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这种情绪是积极、正面的情绪,还是消极、负面的情绪)。当高兴、热情的学生在语文课上表达出兴奋、喜悦的情绪时,教师要询问学生高兴的理由,而学生的积极情绪也会对其他同学、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良性循环的正反馈。当消沉、郁闷的学生表达出不快、烦闷的情绪时,教师同样要询问学生为什么不高兴,并主动为学生进行情绪调节(许多小学生往往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不高兴)。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尊重,从而主动消除内心中的消极情绪;而全体学生的学习情绪也会随之一振。
        (二)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
        小学生的年龄虽小,但却是自己情绪的主人。如果学生不能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学生就永远不能成长;而教师也很难做好课堂教学情绪管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
        具体来说,教师要让每个学生说出其他同学的一两个优点,引导学生互相赞扬,这样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并使学生们学会相互尊重。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教学生互相观察同学的情绪,了解同学的情绪,感受同学的情绪(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他人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接下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情绪,思考自己的情绪。这样,学生就会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后,教师要将学生的情绪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上每一节语文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绪管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一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我们需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摸索教学情绪管理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赖爱娥, 沈君.“100%星方略”:基于“全域融入”思维的小学情商培育探索[J].教育文化论坛, 2020, 12(06):97-104.
[2]郑红苹, 余萍, 杜尚荣.课堂教学中情绪推理的内涵、类型与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http://kns.cnki.net/kcms 2019, 39(03):71-77+119.
[3]李赫.小学高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能力调查研究——以哈尔滨某中心小学为例[J].新西部, 2019(06):55-56+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