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姚启花
[导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实践活动

        姚启花
        莒县店子集街道中心小学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实践活动,输入学习的转化能力决定着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必须加强对学生思想方法和知识技能的输入式学习训练,从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技能,以提高学生写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外阅读方面,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提高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前言
        近几年来,国内社会对国内教育事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根据当前国内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趋势,将国内教育部门作为引导国内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为满足国内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创新制定出全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案,由此,新课标、新课改相继出台,并随之应用于国内社会。
        在国内深入推进新课标与新课改的实施,开始推动国内各阶段教师个人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和转变,这也让新课标与新课改带来的素质教育开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出发,由于素质教育的影响,使小学语文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课外阅读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积累各种课外知识,而写作作为大致体现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的主要方式,课外阅读的开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写作时的写作能力的发挥,但目前的课外阅读还没有被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所重视,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1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1.1课堂以教师中心
        大部分的教师仍然把重点放在“一言堂”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上,即“教师说一句,学生重复一句”,很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这个汉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用这个汉字”、“这个汉字是不是用在别处的”等等。这类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研究精神。但在汉语结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句型造句,不利于儿童习作能力的培养。
        1.2教学内容不具体
        小学生作文教学是一门考查教师教学能力的课程。因为学校没有一套规范的中文作文教材模式,所以教中文结构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些人认为,小学的教学结构相对简单,因为只有教师需要承担责任,但是实际所遇到的问题远远高于想象。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作文习作和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语句的创造和语化。改进教学结构设计时,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再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选择合适的习作主题。因为小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覆盖面都很低,所以必须要求他们在写作中充分运用讲故事的技巧,并尽可能清晰详细地表达出来,形成文字。与此同时,教学前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1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的开展需要作者的语言功底和对生活的认知综合来完成,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切实为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也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所必不可少的。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小学生作为初学系统化教学和尚未有效认识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物的特殊群体,向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方面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帮助十分重要。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使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材料的“阅读”和积累,因为课外阅读活动可以以小学生接受的、自愿的方式在课余时间阅读除教材以外的文章,从而扩大小学生个人的视野,使学生以个人兴趣为基础进行阅读,而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往往能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脉络和措辞,最终使文章以模仿的方式出现在学生个人的写作中。

这种方法虽然以模仿为基础,但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仍处于模仿学习阶段,这仍然可以为他们的写作或接受老师的作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使课后阅读能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好词、好句”的深刻印象,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不断从侧面培养小学生对“好词、好句”的摘录习惯,以实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接受作文教学。
        2.2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素质教育的到来及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可彻底剔除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弊端。正如文章中提到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有效地改变了目前国内各个阶段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从小学阶段开始,在语文学科作文教学工作的带动下,教师开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更离不开对生活的了解和语文功底的积累。但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课外阅读地开展以学生的兴趣和自愿为前提,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吸取不同的语文知识,也正因为课外阅读的开展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最终实现学习语言写作的目的。除了课外阅读能增强学生的语文功底外,由于课外阅读的开展能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种类的文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但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能会考虑把课外阅读所需时间分配给家庭作业,而这一分配又会与课外阅读所需时间有一定的冲突,从而导致课外阅读所需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在假期进行课外阅读,并在回校后对读书笔记或对最近读过的课外文章的内容作简要介绍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作业内容,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2.3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拓展写作知识
        每次课外阅读对小学生来说都是一次不同的“世界”之旅,而每次“世界”之旅都会给学生带来新的或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感悟,一篇好的作文所需具备的就是作者个人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对生活的认知、判断,而这些因素的积累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通过观察和学习而形成外,更多的需要通过书本、文章的阅读来实现。在此基础上,希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有效地以课外阅读为基础,实现写作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同时也能帮助小学生实现个体思维的拓展。对写作知识的拓展给予教师的正确引导,则对小学生来说,每一次写作知识的拓展都是对他们的一次全新的磨练,最终使他们在接受作文教学时能有更强的接受能力。
        2.4课外阅读可以帮助规范用字用词
        尽管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其总体思维意识还不够强,在写作过程中对某些词汇、词语的表达方式把握不够准确,有时甚至会出现词不达意、文不对题的现象,从而影响其写作水平和作文成绩的提高,而课外书的大量阅读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现象。阅读课外书本不仅能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还能掌握语言组织方式,掌握语言运用和文字把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写作中因用字不规范而出现“乌龙事件”,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良好的用字意识,对促进其他学科教学也有很大帮助,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引路人”,着重于小学语文学科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不可忽视的,而课外阅读作为补充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此关键,最终实现作文教学开展质量的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敏.试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小学生(下旬刊),2020(11):86.
        [2]关玉花.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试题与研究,2020(30):58-59.
        [3]谢碧瑛.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清风,2020(20):85.
        [4]蒋素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探析[J].快乐阅读,2018(04)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