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会军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慈化小学,湖北 宜昌 444100
摘要:习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尤其是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取材、构思、初稿、修改、定稿等,每一个环节对学生习作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思路,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习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简单分析并提出了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前言:
课程标准将小学6年分为3个学段,第一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第二学段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转变,第三学段则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和完善时期……结合学生每一个学段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以及习作教学的不同目标,借助思维导图对学生习作开展针对性的指导,有效改善当前小学语文习作问题,全面提高小学生习作综合水平。
一、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首先,从教师方面分析,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厘清习作教学目标, 帮助教师建立清晰的习作目标,优化和完善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
其次,从学生方面分析,借助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原本混乱的习作思路逐渐清晰,从审题到观察、再到框架的搭建、内容充实等,将习作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降低习作难度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并逐渐建立起学生主动习作的良好习惯。
第三,从习作课堂质量分析,借助思维导图,习作课堂逐渐摆脱传统教师说、学生听的方式,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总之,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要从多方面入手分析,结合习作教学每个阶段的任务、目标确定具体的应用思路和方法,提高习作课堂的综合质量。
二、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巧借思维导图,厘清习作要求
习作要求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审题和选材两部分内容,审题就是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题意;选材则是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合的素材,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我的心爱之物”为例:“我的心爱之物——心爱之物——物”,简单地“缩句”,按照思维导图的分类概念进行切题,明确最终的习作主角是“物”。然后围绕这一主角进行选材,我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比如玩具、宠物、文具等等。
借助简单的思维导图进行题目切割,引导学生厘清题目的主角和配角,然后将题目信息进行归类整理,避免学生在身体过程中出现偏题、漏掉题目信息的现象,从而更加明确题目所给文字之间的关系,从审题开始引导学生确定准确的习作方向,为后续的习作工作打好基础。
(二)善用思维导图,搭建习作框架
审题和选材的问题解决之后,搭建习作框架就成为了决定学生习作思路和习作质量的关键。同样以《我的心爱之物》为例:
结合上述思维导图,将《我的心爱之物》的框架清晰地展现出来,心爱之物的具体形象、来历以及我与心爱之物的故事。从思维导图中能够明确,我与心爱之物的故事是本篇习作的写作重点,那么接下来的完善内容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三)活用思维导图,完善习作内容
习作内容的完善是决定习作质量的关键,如上述我与心爱之物的故事描写中,具体的故事情节描写需要条理清晰、细节丰富,那么在素材丰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思维导图进行细化,细化过程中补充习作内容。
例如故事情节的描写中,引导学生懂得合理运用现阶段已经掌握的写作手法:对比、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比方说:“滴答、滴答,小闹钟又在唱歌了,每当清晨,我都会在轻快的歌声中醒来;我很喜欢它,还记得爸爸出差,从上海给我带回了这个好朋友;它是我的升班的礼物……”简单的开头,借助比喻、拟人的方式,将小闹钟写成了自己的好朋友,给人一种想要继续深入了解小闹钟这个朋友的意愿。
我与心爱之物故事细节描写也是本篇文章的关键,细节描写要从故事的五要素入手,比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受等。在五要素中也要关注更加细微的内容比如在抒发自己感受的过程中,可以用表情、心理活动、声音以及语言来表达;比如红着脸低下了头表明知道错了;颤抖的声音表明内心的激动等等;减少或者避免以往学生写作过程中直白的描写“我知道错了”、“我好激动”等,增加文章的内涵和吸引力。
(四)勤用思维导图,辅助习作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日常习作过程中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会忽略修改这一环节,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习作的问题,习作能力提升有限。而借助思维导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不同维度入手,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作文进行修改。
修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评价,经过上述几个步骤,作文基本上成型;通读文章,找出自己写作的优点、缺点,然后试着说出优点有哪些,比如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等;再找出自己的缺点,比如物体的形象描写不生动、心理描写细致等等,然后将有缺点的部分加以修改、完善,让作文形式和内容更加完善。另一种方法是互评,小组为单位互评,阅读他人作文,按照上述思路进行优缺点分析,然后与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学习他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
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思维导图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将优缺点按照一定的思路表现出来,从而让作文的修改更加有针对性。
三、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从审题、到框架的制定、再到内容细节的补充、再到修改,每一个环节都要借助思维导图的引领,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习作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齐喆,庞晴晴.“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0):64-65.
【2】张静.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