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芳
湖南省邵阳市资江学校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最为关键性的时期。因此,语文教师积极的探究语文阅读中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为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1+X”阅读法应运而生。“1+X”拓展阅读法,是基于课本阅读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课外阅读,从而实现学生的“真阅读”。本文以用“1+X”拓展阅读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中的“真阅读”为主要内容展开讨论。
关键字:小学语文;“1+X”拓展阅读法;真阅读
引言: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对学生之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和方式。以往的语文课堂,更多的是让学生阅读书本中的知识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形成主动阅读、热爱阅读来说是不够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更为吸引学生的阅读模式,让学生能够从小学开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真正实现“真阅读”。
一、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的弊端
(一)对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以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开展的阅读,更多的是围绕着书本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默读、齐读的方式展开阅读。传统的阅读侧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仔细地阅读文章,分析课本中的重难点,阅读也只是开启语文课堂的一小部分。因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深入地体会到文本中的语言美。只是以传统的方式开展的语文阅读课堂,难以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二)缺乏阅读文本
小学时期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因此,学生也很难沉浸到阅读当中,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吸引。如果教师提供学生阅读的内容,仅仅是通过课本上的阅读,一遍两遍,学生还可以接受,如果长时间围绕着一篇文章进行反复地阅读,会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使得学生的阅读只是浮于表面的阅读,是为了应付教师的阅读任务。这样的阅读自然缺乏效率,也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二、“1+X”拓展阅读方式的作用
“1+X”拓展的阅读方式,在以往的阅读课堂中,进行了相应的阅读内容拓展。一方面根据课本中文章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导入,让学生在充分地了解作者不同作品中,所表达的不同与相同点,或者通过相同意境的文章进行补充,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课外的阅读书籍,从小学阶段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较为感兴趣的文章内容,在拓展知识储备量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逐渐的加快,学生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使得注意力时常被分散,或沉迷于网络游戏。通过“1+X”拓展的阅读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三、“1+X”的阅读方式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策略
(一)从教材文本内容拓展
从教材文本内容拓展的阅读方式是指基于语文课本,进行阅读文本的拓展。让学生通过文章内容,来思考其他相同思想的文章,使学生将不同的文章进行串联,增强学生阅读体系的构建。
例如学生在学习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中《从军行》这首诗时。这是一篇爱国主义诗篇,通过简单的四句诗词,便描写出边关将士戍边的艰苦,及不破敌不回家的豪情壮志。教师在进行本篇文章教学时,可以以本篇文章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进一步地了解爱国主义情怀为主旨的其他文章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感触,实现学生的“真阅读”。
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出其他与本篇文章类似的诗词。学生举出了很多例子。如,《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凉州词》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等。诗句的大意都是围绕着战争为题材描写的,学生通过字里行间就能深刻的体现出诗人表达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
除了上述古人所描写的诗句,还有许多现代的文章也能体现出爱国主义的思想。例如《冀中的地道战》,通过描写普通人民对侵略者的抗战,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爱国主义思想。
通过课外的拓展,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后,让学生在课下结合教师拓展的内容进行学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并进行阅读;也可利用网络找寻相应的材料进行阅读。引导学生通过课本中的内容为出发点进行拓展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使学生将课外的阅读与课上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有效地结合,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从同一作家的作品拓展
同一个作者,在不同阶段所作的作品,作者的心境和所表达的思想是不同的。通过阅读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学文章的背景,并帮助学生掌握作者所写作的特点及风格。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掌握阅读的方法,并进行总结,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的效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下册中《荷花》一课时。本文主要描述的是作者到公园散步,看到公园中的荷花池,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本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先生,其作品多以优美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身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在《荷花》一文中,叶圣陶先生用细腻的写作方式,结合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描绘出色彩明艳、形态各异的美丽画卷。作者通过描绘荷花的美,展示出作者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喜爱之情。教师在讲解《荷花》这一篇文章时,可以通过“1+X阅读法”进行教学,通过介绍叶圣陶先生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赏析,并进行比较和总结。如散文《小白船》《含羞草》以及童话故事《稻草人》等。通过课外阅读文章的拓展,让学生可以对作者的写作风格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感受。
(三)通过文章类型进行拓展
相同的写作手法,写作角度会有差别;同样,相同的写作角度,写作手法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深化“1+x”阅读法,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本文章的类型进行拓展,让学生分析和比较相同角度的文章中,不同的表达方式。
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和《花的学校》这两篇文章中,同样是对学校的描写,但是写作的内容却截然不同。一篇采用的是写实的手法,另一篇文章采用的是拟人的写作手法,不同写作手法所呈现出效果的不同。
(三)定期开展课外阅读课程
为使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只是依靠着课本的拓展,并不足够。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课外阅读课程,找寻适合学生学习的阅读文章,供学生阅读。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逐渐形成主动阅读,热爱阅读的阅读态度,从而真正实现“真阅读”。
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课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阅读文章,并结合朗读,帮助学生解决文中的不认识的字词。其次,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籍,让学生通过默读的方式,深入到课程的阅读当中,并结合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阅读完书籍之后的感受,并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
四、结语
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展开的阅读模式,真正作用的地方还是在语文课堂当中。运用“1+X”拓展法展开的阅读教学,一方面结合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另一方面通过拓展课外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结合这两方面的阅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能在阅读方面的“真阅读”模式。通过有效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为深刻,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克喜.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的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23.
[2]公茂广. 构建高效优质的小学阅读教学模式[N]. 语言文字报,2020-11-04(006).
[3]彭丽娟.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