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周小翠
[导读]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在新课改之后,国家对小学语文教育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周小翠
        江西省新余市逸夫小学语文教师    
         
        摘 要: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在新课改之后,国家对小学语文教育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更多的关注,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阅读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锻炼思维能力,加强对语文的学习。如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足以更好的培养的语文素养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要教师创新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阅读理解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不利于学生思考,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很少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进行对文章进行理解与思考,教师一般都会在课堂中讲授文章的中心思想,不给学生更多时间去思考和理解,这样就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课堂有所改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其先自己进行思考与谈论,如果遇到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再进行解释。
        1读写结合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
        1.1读写结合教育模式无法得到根本落实
        在国家提出的新课标中,其实非常明确的指出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思想还是过于保守,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潜在的关系,他们还是保留自己最原始的想法,只要一步一步教学就一定可以帮助学生。这样的思想其实是大错特错,如今的学生各方面发育都非常快,他们需要的是更加新颖、更加快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大部分教师会重视阅读的教学而忽略了写作的教学,这样就会耽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还有一方面就是学校为了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就会经常向教师施加压力,使教师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就是对课本的教学,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就需要将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因此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阅读的教学,那么留给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间就相应减少了许多。这样学生的想法也就会相对落后,对于写作水平的提升也会随之缓慢,有的学生还会因此就认为阅读的学习比写作学习重要,那么他们在潜意识里也会减少对写作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先改变自己的思想,在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后,采取有效措施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读写能力。
        1.2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分离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很少,而且他们的身体与心理都处在发展的阶段,正是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的阶段,学生在阅读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习到文章中所要讲述的基本内容以及传达出的思想感情,而在写作的学习中就可以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转变为文章的写作,从而锻炼写作能力,在阅读中进行写作,在写作中进行阅读,两者的相互结合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将两者结合教学的方式,他们进行的阅读教学就是专门进行阅读的学习,写作就专门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教学,学生也就自然不会将这两者运用起来了,这样其实也是忽略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 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策略
        2.1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还不能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对新学习的文章进行总结,并且使他们养成在阅读中进行积累的习惯,逐渐养成自主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发育还不成熟,他们还没有可以自己挑选文章进行阅读的能力,他们无法辨别哪些文章是适合自己进行阅读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及性格爱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进行有针对性的为学生选择文章进行阅读。刚开始学生可以只对文章进行分段阅读,无法完整阅读一整篇文章,那么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有困难就立刻帮助学生解决,鼓励学生完整阅读。同时在阅读学习中加入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加强写作能力。
        2.2构建良好交流环境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在语文阅读与写作学习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一般就是争分夺秒的讲授课本中的知识,在教师的思想中,最终的考试才是学生学习的真正意义,成绩决定一切,但是这样的想法非常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还是以自己为中心,而学生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学习就可以,实际上,学生也是有自己思想的,这样只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学习。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需要教师为学生留更多的空间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在讲授一些新知识之后为学生留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谈论,互相交流想法与思考内容,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学生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巡视,适当指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使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朗读,在朗读之后,学生自行对文章中的重点与难点标记出来,有些好的地方可以摘抄到笔记本中,之后引导学生自行讨论,交流自己在预习文章之后得出的结论与自身对文章的理解。交流过后,学生也就对文章有了很大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先讲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进而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课后安排学生书写读后感,写出自己在阅读中的想法与见解。在更多交流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阅读与写作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提出的新课标要求后,教师就不能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及对语文能力的提升,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在传统枯燥的学习中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一体化的提升,通过读写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同时也可以促进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相结合,使小学生在之后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能.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20(15):45.
        [2]魏萍.基于绘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20(13):89.
        [3]王昌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的探究[J].学周刊,2020(14):90.
        [4]王佳璇.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写作一体化浅析[J].中国语文教育,2019(3):67-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