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凤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六寨镇雅陇小学 邮政编码547217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总体上来说其主要的组成方面便是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就目前为止,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逐步向着更深的层次进行,而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也愈发重视对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所以基于此方面的工作进程,如今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应结合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序高效的语文阅读能力训练,提高学生抓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所以文章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有关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
引言
对处于小学教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开展的语文教学工作主要集中于去引导学生掌握生活中常用的字词句,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能够提高学生对有关文章的阅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文章分析能力。有关人员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有很大一部分的语文教师出现“跛脚教学”的问题,仅仅将工作重点置于读、看、做题,而忽视了对学生自身阅读水平的培养,不能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利于其未来的全面发展的。因此笔者在下文针对此类问题作出了一些探讨。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不能与小学生实际情况结合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小学生对于阅读的抗拒力并不大,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也有出现了如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方法以“看”为主等问题。相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高年级大多数都在老师的要求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写过读后感,但由于主观能动性的缺乏,这类文章一般是在老师的任务要求下完成的,相对学生自己的感悟来说内容大多较为空洞,并且容易出现大片抄录的现象。这样的心态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不可取的,个别学生可能会对阅读学习中出现的不理解的语句段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向老师家长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但多大多数同学来说保持“沉默”仍然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他们大多选择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方式来进行语文阅读学习,不求甚解固然是古人所推崇的学习方法,但对于一个刚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孩子来说,“求甚解”才是最好的选择。
1.2教师课堂语文阅读方式单调
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对一篇文章的学习仍然在采用的是“讲、授”的方法带领学生学习,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以字、词、句、段、篇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学生理解一篇陌生的文章,但相对的,这也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模式僵化,不能更好地体验一篇文章的深刻内涵。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的讲授往往会出现“过度”的问题,以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以辅导教材的理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这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没有办法结合自己的个人生活去理解一篇文章,也不能针对一篇好的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
1.3读写二者被从教学工作中分离
另外有一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已经能够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由于不能清楚地明白读和写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工作上无法很好地将读写工作结合起来。由于类似于开展阅读课程,就应该完完全全地进行阅读教学,开展写作课程,就应该全部进行写作的训练者一类传统思想的存在,就直接导致了读写的分离问题。受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相对较低,也不能完全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甚至可以说分离的教学方法使两者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方法
2.1结合小学生自身的思维模式
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和学习阶段,其心智相对于较成熟的初中生高中生来说仍有较不同,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的异处,因此教师在小学这个给学生学习打下地基的教育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方法,把握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个最佳的表现和培养状态。这一方面就需要教师不断钻研文本,提高自己的基础执教能力,全面制定学生学习计划,整合教学任务,多角度思考文本,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感悟人生,体会到阅读学习的乐趣。
2.2教师以多种方式教学
这一方面笔者可以对两种阅读方法进行一些简单的点评。一是分层次推荐法。这一种方法顾名思义,即是针对施教客体学习水平,阅读能力的差异,教师应该为其布置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任务,找到适合某一个水平学生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个别推荐法。针对某些能力极为突出或无法跟上大部分学生节奏的学生,教师再采用分层次推荐法就相对来说较为不妥,因此教师此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个体给予不同的阅读内容和任务,从而达到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不会挫败一部分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2.3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对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利用,将能够极高地提升语文教学工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读和写二者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去引导学生思考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完成对问题的解答,高效地利用已经获取的知识。此类方式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帮助学生完成复习,这是符合“艾斯浩宾遗忘曲线”的规律的。教师在开展完教学活动之后,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来设置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方法,使其更为完善。在读写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再以这些问题为基础展开针对性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3 结论
总之,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首先要结合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以多种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找到适合每一个人的教学方法,最后应该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地使用。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每天写日记、对优秀的写作素材进行摘抄等方式,来提升阅读教学工作的质量。最后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使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蔡小红.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生(中旬刊),2021(02):17.
[2]马晓梅.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87-88.
[3]任丽娟.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J].考试周刊,2020(A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