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后进生的转化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 金小芬
[导读] 在每个老师的班级中,都会存在一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金小芬
        苏州市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在每个老师的班级中,都会存在一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与之相对的就是一些后进的学生。那么我们如何转变这些后进的学生呢?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初始阶段的引路人,要积极活用教材,营造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灵性,吸引每个学生参与。本文介绍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后进生的转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后进生 转化

        心理学研究证明,后进生出现的原因就是其在学习上的感情动机存在问题。后进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对整个学习也缺乏动力,通常对数学课堂、数学问题产生着畏惧感,也会觉得“自己比别人笨,自己就不是学习的料”“我就是不喜欢学习,就是怎么也学习不来”等,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情感障碍。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当然也会遇到许多的后进生,也一直在思考和努力如何才能真正帮到他们,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通过几年的工作和实践,笔者也略有所得:要转化后进生,首先要了解他们,分析他们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

        一、后进生的成因

1.学生缺乏明显的学习兴趣

        学习本身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所以,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比其他学生弱,上课经常跟不上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思考速度,或者根本听不懂老师和同学在讲什么,渐渐就开始不关心上课内容,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有部分后进生是因为家庭条件好,生活安逸,吃不了学习的“苦”,总想着偷懒、玩耍,也不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日子得过且过,对学习没有兴趣。

        2.学生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都有差异,再加上地区不同、之前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所以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在接受相同的教育时就会产生明显差异,各方面都较弱的学生就会变成后进生。




        3.学生缺乏学习方法

        有部分后进生看着学习十分努力。经常会问问题,家里也买了不少练习册,可是成绩总是上不去。久而久之,他们会觉得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就会渐渐放弃。这一类学生主要就是没有掌握好学习的方法。所以,面对这样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4.老師缺乏耐心指导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各地人口都在不断增多,班级里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一个班级有将近50个学生,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教学时间内,老师对后进生的指导总会有些力不从心。再加上有些后进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捣乱,还屡教不改,老师对他们的指导就会失去耐心。久而久之,后进生只会越来越差,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5.学生缺乏家庭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的不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怎样的父母就会有怎样的孩子,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有的父母离异、赌博或者忙于各自的工作。从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父母教育理念有偏差,或是觉得孩子会自己成才,任其发展,或是步步紧逼,把分数看得很重,不断给孩子施压;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有问题,孩子犯错非打即骂,甚至有些语言、动作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这种家庭教育下的孩子往往都没有自信、没有目标,学习成绩又不理想,慢慢就会厌学。



        二、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从心底里对数学产生兴趣时,就能真正享受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乐趣,也才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到最有用的知识。
        如何才能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呢?其实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也十分有表现欲望。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情境、活动、问题,让学生观察、参与、回答,并融入课堂中来,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2 小组合作,促进后进生转化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并不是很强,但他们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注定要面对着诸多的习题和训练,这也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此时后进生就需要别人的督促,数学教师并不是很好的人选,因为他们不能随时随地跟在学生身边。这时教师就需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之间彼此监督,并且能够互帮互助。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教师合理分组的前提下,此时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笔者会在一个小组中安排一名后进生,并根据该小组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组员。如小组中存在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后进生,笔者就会另外安排有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的组员。接下来笔者就会让后进生产生原因相同的小组两两之间保持着竞争的关系,并以一段时间为期限。在期限时间内,小组中的其他成员需要督促后进生学习数学,并帮助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到达期限后,笔者就会为学生组织各种性质的比赛,进而检测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对进步最大的后进生进行奖励。这样一来,好胜心就会让小组内的学习氛围变得愈发浓厚,也会促使后进生有着极大的学习动力,进而达到很好的转化效果。        3.选择合适方法,明确学习方向性

        学习是要讲究方法的,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由于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所以学习数学和学习语文、英语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学习数学需要适当的记忆,但不能只靠死记硬背,主要靠理解。而且数学课程内容还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在学习时也有各自不同的方法和注意点。如在学习图形时,低年级的学生主要靠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剪一剪等操作去直观感受。教师如果忽视这些操作。没有让学生有很深刻的直观感受,那么他们理解起来就会很费劲,也很容易遗忘。相反,如果课堂活动让学生喜欢、印象深刻,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透彻。所以,学习数学方法很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把握好正确的学习方向。

4  基础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对于后进生来说,不论是何种原因导致其学习上落后,最直观的表现则是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学习态度。所以要想转化后进生就要先从其心态转变入手,如选择最基础的知识,采取直观的知识呈现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重新树立起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课本,以课本基础例题为载体,做好基础知识教学。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在知识和思维构建基础阶段,而小学数学涉及的大部分是数字运算和简单的逻辑问题,并且新课改之后,教材内容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减少了理论性、刻板性的内容表述,实践性内容增多,在知识的呈现上灵活度上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依赖课本所列出的例题进行知识输出,在增加教学内容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最直观、最简单的知识表现渠道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能听懂、能学好,进而逐步对自身的数学学习产生信心。

三 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把握课堂的“后三分之一”学生,做好教学转化。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教师也要利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他们,时时关心、体贴和鼓励学生,带着充分的爱心接近这类学生,带着同样重视优生和后进生的态度和信念,相信一定可以在不懈努力和奋斗、坚持、热爱的过程中,让“后三分之一”的每个学生都得到转化,从而促进全体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梁萍娥.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学周刊,2018(18):32-33.
[2]石少英.后进生转化策略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184-184.
        [3]   朱义浩.“后进生”的表现及转化策略[J].南北桥,2017(9):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