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物理“小实验”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陈松波
[导读]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和学习的重要途径

        陈松波
        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  福建南安  362300
        摘要: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和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需要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烈的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只要对某件事物产生足够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小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实验;学习兴趣
        物理是初中时期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整个初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物理在初中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以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物理教学受到了广大教师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是由于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厚。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同学却对物理实验充满了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小实验”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那么具体该怎样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下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一、应用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喜欢探究和钻研是初中学生共同的特点,只要他们对某件事物充满兴趣和好奇心,那么就主动地进行探究。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开展物理“小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所以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虽然教师也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然而却因为采用的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最终导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小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物理“小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有助于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新课程教育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现代化的初中物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物理核心素养。然而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既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的体现,也是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对提高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的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依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促进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实验教学发挥其作用和优势。比如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验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实验教学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这种缺乏实验的物理教学是不完整的物理教学,完全无法发挥物理学科的作用和优势。再有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物理学科,对该学科的性质理解较少,在脑海中还没有形成相关的物理思维,再加上一些物理知识点的抽象,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正是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因素,也是当今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物理“小实验”
        物理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可以说很多物理知识都源自实际生活。

因此,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应用物理“小实验”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实验内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和实际生活的关联,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小实验”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开展沪科版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结合生活的物理“小实验”。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放大镜,然后准备一点卫生纸,将放大镜的太阳光聚集到卫生纸上,经过几秒钟之后就可以惊奇地发现卫生纸冒烟了,甚至燃烧了起来。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运用到了这些原理。由于本次实验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实现现象和步骤比较简单,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就被激发出来。之后学生们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探究,这对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知有重要的意义,也实现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开展物理“小实验”的意识和能力
        实验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当然,初中物理“小实验”的开展也是如此。想要发挥物理“小实验”的作用和优势,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目的,这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开展物理“小实验”的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才能在生活中、学习中有意识的、有能力的开展物理“小实验”,从而感受到物理“小实验”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开展沪科版初中物理《熟悉而陌生的力》这一章节知识点的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意识。比如教师可以以问题问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再给予学生一些引导,让学生有意识地通过实验探究相关的知识点。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扔乒乓球时候所用的力和乒乓球弹力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带来的乐趣,也正是本节课程所学的知识内容。当学生有了实验的意识和能力之后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感受物理“小实验”带来的乐趣。
(三)做好实验总结和评价,不断提高实验效率
        做好实验总结是不断提高实验效率和完善实验操作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小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时候,教师要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的步骤、物理现象、器材的使用等等,这些是总结和评价的内容。通过总结不断地提高“小实验”的效率,也可以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小实验”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目的。例如在开展沪科版初中物理《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当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小实验”之后就需要对实验进行总结合归纳。而总结的内容包括了实验用到的器材和操作的步骤、实验的现象、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等多个方便。当然,总结的时候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不断完善实验步骤,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实验的效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可以在总结和归纳中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挥物理“小实验”的作用和优势。
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理“小实验”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正好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所以开展物理“小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认识到物理“小实验”的重要性,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注重开展实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郑斌.小实验,物理教学的“助推器”--刍议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中学.2017,(1).256,258.
[2] 王秋,张军,陈坤.浅谈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1).218-219.
[3] 陈圣锦.浅议“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建议[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3).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