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融合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陈世健
[导读] 核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下的一个教育教学思想,

        陈世健
        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中心小学    广东   阳江   529821
        摘要:核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下的一个教育教学思想,它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思维,提升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度。同时对于数学老师来说不再依靠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而是要具有数学的核心素养,综合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本文开始分析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从四个方面来思考将核心素养思想融入数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度,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的过程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发散自己的思维,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的学生是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正确认识度,老师在这过程中起着引导者的作用,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的是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1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例如数学感知度、符号意识、计算能力、几何观念、推理能力等等,这几个方面的核心素养都关乎着学习数学的状态,这是在小学阶段必须要掌握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学生没有基本的计算能力,那么就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计算出数学题目,如果没有空间思维,就无法观察空间图形的变化,在几何题中也会遇到难题。如果学生没有运用的能力,只会纸上谈兵,就无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那么学习数学的能力就会有所下降。
        2小学数学教学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路径
        2.1基于数学游戏实现核心素养的融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可以将游戏放进数学课堂之中,让学生都参与游戏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感,激活数学课堂的氛围,学生也能在游戏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游戏教学法中首先应该确定的是数学知识的核心和重点,不同的知识点对应的核心素养要求是不一致的,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要明确知识点所对应的核心素养,确定和分析知识点。然后创设合理的游戏情境,比如在分数、假分数之中,学生要培养的就是运算能力,最为关键的教学内容就是数学的运算,所以在运用游戏的时候,应该做相关运算方面的游戏。
        比如老师可以模拟一个生日的情境,要对蛋糕进行分配,班上有学生20人,那每位学生是一份,那么每份占据整个蛋糕的多少呢?如果一个小组分了5份,那么剩下的同学还剩几分之几呢?这些内容都是简单的分数运算,老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时,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懂得如何运算,同时调动学生参与进来,增强数学教学的效果。
        2.2构建问题情境融入核心素养之中
        除了游戏教学之外,设置问题情境也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法,这需要老师创设虚拟的问题情境来对学生实施教学。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问题就成为了老师和学生沟通的载体,可以将核心素养融入进去,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达到自主思考和积极学习。就从教学方面来看,老师可以将教学流程来创设问题,争对不同的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这对于教学来使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数学活动之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他们的积极性关乎着数学课堂的效果呈现,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之最为主要的,其次才是老师教学的知识。老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来进行设问,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老师在问问题的时候尽量引导学生。而对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加大问题的难度,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3立足实践推动数学核心素养的融入
        小学数学很多教学内容是和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通过实践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小学的数学教学之中,就需要在实践活动之中加强对学生的锻炼,具体来说老师就需要设计一些课外实际活动,并且这些活动都是和课堂的教学内容相关的,让学生在参与实际活动的过程中既明白了数学知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核心素养。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课后市场调研活动,让学生组成小组,到水果市场进行调查各个水果的价格,然后过一周再去调查一次,将两次的调查结果做出柱状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此次调查之后,学生们会学习到很多有关统计的知识点,同时能够接触到生活,了解生活上的事物,也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2.4建立平等课堂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课堂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关系,通过建立平等的关系,从中再渗透核心素养,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老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来实施教学,因此在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课堂里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老师给予的教学任务。老师可以实施合作探究性教学,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来参与课堂中,比如老师在教授学生折叠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折叠一个长方形,将班级上的同学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比速度和质量,每个小组一个小组组长,组长的任务就是监督和分配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并且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成员对小组的时间和进度进行记录,然后在小组每个成员的共同协助下完成长方形的制作。最后再选出一个发言人来介绍他们制作长方形的想法和建议。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分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会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增强了课堂效果。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很好地突出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主要通过游戏情境、问题情境和立足实践、建立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展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同时有助于他们数学能力的提升。在和谐平等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之间是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思路,分享学习经验的,并且他们都不是孤立的,这样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发散学习数学的思维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科.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文库,2021(02):81-82.
        [2]魏明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06):84-85.
        [3]黄小琼.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21(04):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