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广西梧州市岑溪市诚谏中心小学 543211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教师们在数学教学中尤其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相比于知识的教学而言,数学思想才是教学的重难点。数学思想融入教学固然有不可取代的意义和作用,但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合理的根据课程内容来进行多样化的策略教学。因此,本文基于数学思想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几种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是很重要的形式,通过掌握数学中的思想,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以更大的积极性进行自主学习,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但小学生的整体思维还处于初步形成时期,让学生理解相对有难度的数学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数学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数学中的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生活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整体水平。
一、情境创设,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耐心地引导实践,从而内化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当小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有关的知识的时候,数学教师说:“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几何图形有关的知识,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见过哪些几何图形呢?”此时,全班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李芳同学积极地举手回答到:“老师,我见过好多几何图形呢,例如房子、桌子、电视、柜子。”数学教师微微一笑,说:“非常棒!同学们,那么你们玩过积木吗?会不会搭建呢?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搭建出你们认识的几何体。”数学教师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积木,所有的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了数学教学过程中,他们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二、发挥数学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渗透数学思想教育
数学思想的渗透教育,主要还得依靠具体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把握住课堂教学与学生数学概念形成的时机,通过不断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教育,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数学思想并将其内化为自身所有。首先,加强数学概念教学。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思想存在的重要载体,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正在发展阶段,数学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掌握完整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概念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其次,加强数学解题过程教学。数学解题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提高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数学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解题推理,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们可以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的方法使其成为一个长方形,然后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这节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猜想、假设、推导、总结,掌握了多种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求一个新图形的面积还可以转化已学过的图形来解决”的数学转化思想,在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
三、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强化学生对于数学思想的感悟和理解
在数学这一科目中,基础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数学知识不能脱离数学思想而单独存在,同样,数学思想也不能与数学知识脱离开来。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实质也正是数学思想的凸显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就需要特别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积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感悟和理解,从而使其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别样的经历和体验。对于任何一种公式或计算法则的教学,教师都不应直接的将结果灌输给学生,而是要通过设置一种问题化情境来激发起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并引领学生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数学现实去进行感知和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
比如,在我们进行“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置出了一种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出了具体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题意写出相应的乘法公式,随后再结合之前所学习过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以及“整数乘法”等数学现实,促使原本复杂的小数乘法转化为了简单的整数乘法,进而通过移动小数点得到最终的小数乘积;最后组织学生针对小数的乘法规律进行了归纳。在这样一种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运算,同时还实现了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也加深了对于转化、归纳等基本数学思想的感悟。
四、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思想比数学知识更难以理解,并不是教师一教,学生就能学会的。它需要教师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強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每节数学课前5分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从身边找一些生活上的数学信息,或是一些有趣的数学易错题分享给其他同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让数学知识变得丰富有趣,让学习数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数学思维。
五、深刻领悟何为“寓教于乐”,增设活动体验课
数学并非是简单的算术,其内容也不只是单一的计算方法,有些知识内容是可以通过“实验”来完成的。在每个学期增设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的数学活动体验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亲身体验”感受其中的数学思想,并学会如何运用。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程度,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小学生学习数学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广大教师应重视起来,在教学中通过不断渗透数学思想,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以提升小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姚小娟,成国平.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则及途径[J].学周刊,2018(28)
[2]杨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
[3]曹月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亚太教育,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