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蔡文锋
[导读] 由于很多高高中生对学习数学存在很多问题,若问题的积压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

        蔡文锋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私立第一中学  福建省莆田市  351200
        摘要:由于很多高高中生对学习数学存在很多问题,若问题的积压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巨大。而数形结合思想,可以让本来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更清晰,更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因此,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法运用的研探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法;运用
引言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有助于促进学生展开高效学习的有效方法,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当他们在遭遇抽象复杂的知识时,就能够借助形象直观的图形对其进行展示,不仅能够简化知识的呈现,还易于其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所以,需要教师立足于学生发展这一视角,在数学教学时选择恰当的契机引入数形结合,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也是为了促进数学学力的进一步提升,并同时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数形结合的含义
        作为数学中两个不同的基本元素,数和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以数字帮助理解图形,或者以图形帮助理解数字。数形结合就是能够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能让学生更深入的去了解数学问题,数学并不只有公式和数字,还可以用非常具体的图形来表示,而且往往一道数学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解答,数形结合的方式只需要短短几步就可以得出答案。而且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以数字去帮助理解图形,也可以让复杂的图形变得严谨精确,更有效地得到问题的答案。
二、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的现状
        伴随着课程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传统的应用教学模式已经渐渐地被人们所抛弃,现在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要求很高,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有专门的培养。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地重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忽略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将解题手法以及解题思路教给学生,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降,不懂创新,不会方法,不能灵活运用课上的知识。教师只讲述课本上的概念,不能带领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和思考,学生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所学到的知识,对高中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还只停留在表面。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讲解不够深刻,书面化的概念很难让学生理解。在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中,教师们逐渐将课堂的主体移交到学生身上,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创新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占有了极其重要的部分,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让学生灵活运用方法,高效解题。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应用作用的微探
        (一)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一些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学科本身与生活实际关联就比较大,所以老师在教学之时应该遵循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践的原则,让同学们真正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才会让学生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而数形结合思想作为数学学科中一个较为基础的思想方法,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精准的眼光去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结合这一思想方法,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比如老师在带领同学们计算路线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导同学通过画出直角坐标系的方式来描绘出行走人的活动情况,然后再利用时间以及速度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同学在自我绘图、自我标注的过程中,了解生活中的距离问题。


        (二)革新授课理念,锻炼学生思维意识
        高中生思辨意识已经处于发育完善阶段,所以对于逻辑性思维较强的数学知识来讲,学生已经具备很好的探究能力进行对知识的学习。由于高中教育与学生顺利升入大学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很多教师在安排教学计划时,都会选择将重点的基础知识加快进度讲解,希望可以在高三阶段留出足够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理念下开展的数学课堂,总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很难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学习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需要进行看重,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严重降低,更别提数学解题能力、数学思想能够得到有效锻炼。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授课工作时,能够积极的结合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对授课理念进行革新。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需要重视将重点知识讲解给学生,还需要有效锻炼其思维意识,并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加入,鼓励学生在参与习题解答的过程中,能够寻找到更好的解题方式,进而在有效提升题解题效率的同时,达到提升其考试成绩有效上升的目的。
        (三)在数学解题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普遍都是老师大量地让同学做题,然后在做题中积累一些学习经验,一味地追求结果。但是在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老师应该积极地转变这种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融会贯通,既要学习到数学知识,同时要让他们掌握知识的本质。而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就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实现数学概念之间的转换,将抽象变为具体,加深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同时让同学能够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将抽象化的问题通过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快速地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并熟练地运用这一解题方法。
        (四)紧抓授课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
        不少教师为了保证授课进度,在讲课时总是习惯性的以自身作为授课中心,并不注重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以及课堂主体地位的尊重。导致虽然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但枯燥的课堂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其学习效率的严重下降。而且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活动,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探究意识,导致学生容易养成依赖教师学习知识的习惯。要知道想要学好数学知识,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而且还应该通过思辨意识的调动,对数学方法的掌握更好地对习题进行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解题课堂时,能够从高中生的实际学习的情况入手,通过对授课内容的紧紧把握,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这样才能够使其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使用,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学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数形结合运用于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是学生普遍认为在高中数学内容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二次函数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多,比较全面,因此要求学生对其他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比较高。且二次函数的题型越来越多,问题的表达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因此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失分最严重的题型。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对二次函数的内容知识点进行了反复多次的讲解,但是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并不理想。在此种情形下,教师就要调整教学思维,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
结束语
        总之,高中生的数学学习难度和复杂程度都比高中生高了很多,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问题,开拓思维方式,打破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同学们有所收获,而且这份收获不仅体现在数学学习上,同时也体现在生活各个方面。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数学问题也可以变得灵活,生动,有趣,让同学们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张达清.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J].中华少年,2018(36):147.
[2]金美育.基于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8(12):281.
[3]王顺辉.探讨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23):79-83.
[4]杨晓婷.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24.
[5]徐江梅.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高中数学题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8(1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