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翠
惠东县黄埠盐洲中心小学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教育问题成为了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解决教育问题也变得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年轻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从小学阶段便已经凸显出来。教育改革纵深推进,过去老师和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多方面发展,如今不仅看重学习成绩还加入了德智体美劳各项科目,这种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也是当前教育的核心思想与侧重方向,在加快推进德育教育的进程中,班主任这一环节变得不可或缺。就当前形式,本文以推进幸福教育,改进当前德育工作的相关办法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从根本上推进教育改革进程。本文重点讲述了幸福教育的内在意义和目前教育体系中对小学教育中德与育不平衡的问题,在改革背景下,就班主任这一环节提出其在日常工作中应如何定位其工作内容。
关键词:幸福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以及思维都处于相对稚嫩阶段,此时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培养与引导空间,其中德育教育便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良好习惯、态度的重要教育方式。小学教育中班主任的教育责任就是在于加强所教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目的培育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是,从当前来看小学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不理想,在教育中如何借助有效方法与策略提高德育教育,真正达到幸福教育的目的属于班主任所必须应对的任务。对此,探讨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应该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培育价值。
1幸福教育与德育教学的含义
幸福教育是一种与学生成长心理需求匹配度极高,围绕幸福感进行德育熏陶、德育渗透和德育引导的德育教育方式。作为幸福教育的首要执行者,小学班主任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在向学生渗透着幸福情感,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幸福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班主任言行的影响。就幸福熏染而言,班主任的精神世界、内心情感和物质观念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当班主任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潜在的进取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学生的成长除了需要一个幸福的心态,还需要一个幸福的成长环境,而小学生幸福的成长环境组成就是幸福的家庭氛围和幸福的校园生活,在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和树立正确幸福观念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慢慢地接受幸福渗透,让乐观正向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品质成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小学班主任肩上的重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立德树人。为了给学生创造美好而幸福的成长环境,将德育教育结合幸福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德育工作就是从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以及心理等方面对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是非观和言行举止进行正向引导教育的一个过程,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一直以来,德育工作就是学校开展其他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其不仅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还能为学生知识层面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实施幸福教育的策略研究
2.1轻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场地,理应为其创建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一些教师一味地督促,在此压力下,学生不仅不会在课堂上感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还会厌烦教师、讨厌上课,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及时改变,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对于小学生而言,其道德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这需要适当的指导和班主任的耐心教导。在现实生活中,班上每个学生的性格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教育理念的渗透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并真诚地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到快乐,这样做将激发学生更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的热情,逐渐引起对道德教育的浓厚兴趣,并提高教师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2.2做好关爱教育,加深双方情感厚度
小学班主任在班集体管理中不仅担任着教师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第二家长”的责任,要细心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起居,通过点点滴滴的关爱积累让学生感受家庭般的温暖。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家庭方面大部分学生父母因为工作繁忙都对孩子的教育关爱有所忽视,所以班主任需要从家长视角出发,做好关爱教育,像父母一样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和情感状况,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烦恼,进一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厚度,给予学生家人般的关爱和幸福感。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和思想观念的不成熟,容易犯错误,这时班主任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了解清楚整个事情经过,要避免一味的批评中因误解而伤害到学生心灵,或者因误解激发学生的抵抗情绪,每一步教育工作的进行都要建立在用心、用爱沟通的基础上,以道理引导学生。比如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一段时间后成绩明显下滑,班主任需要做的是全面了解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放下教师的身份架子,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学生进行交谈,用真心的关爱打开学生心扉,让学生自主地分享困惑,避免强硬的说教,为学生创造体会成长中分享与改变的幸福感的机会。
2.3班主任应该欣赏学生,时常对学生进行鼓励
在小学生这个阶段,心智情商身体等都在发育,这个时候的他们犹如一张白纸可以随意涂画,会在不断变化中成长,但也是因为孩子们接触新的事物所以可能会出现抵抗心理,有的事情孩子们不能有效并准确地提取里面的信息。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人正确引导他们,给予这些孩子鼓励,那么事情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在一个班级里有一个比较自卑还有些自闭的学生,这是因为孩子家里条件不太好,家长教育孩子时过于严苛,对孩子的期望过大,这样孩子反而不想学习,压力过大导致自卑,在上课时也从来都不回答问题。老师在平时表扬他时亦未发挥什么作用,因此笔者决定采用新型的方法去教育这个孩子。笔者先和该学生展开了深入的交谈,在谈话的过程中,放下了教师的架子,尽可能地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为孩子排忧解难分析问题,这样一来,孩子便会将教师当作朋友一般对待,分享他的所思所感还有困惑之处,教师也就能针对性教学。经常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不要自卑,后来这个孩子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性格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变化,小学教师的德育模式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小学教师应深入认识和正视当前德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切实提高德育模式的水平和质量。小学教师应该坚持道德教育的行为,借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拓宽德育的方法。由于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从而提高现代化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红,陈忠.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学周刊,2018(4):171-172.
[2]张英敏.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Z1):101-102.
[3]邵玲.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179-180.
[4]陈霞.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C]∥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1-24.
[5]路秀云.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