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党山小学 浙江杭州 311245
摘要:网络的普及给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进入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微课成为提升学生素养,传播数学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对数学文化微课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小学数学文化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微课;设计与制作;策略
引言:
数学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教育,数学学习不但要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还要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微课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时长约十分钟左右,主要讲解一些小型的知识点。利用微课传播数学文化能够让学生零碎的时间内学习数学文化知识,让他们的数学文化知识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文化微课设计与制作的意义
数学文化是当今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数学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将数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体会数学的价值,感悟数学文化的意义。数学文化微课是将数学文化作为教学内容的一种授课形式,时长调度大,内容生动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文化微课是在数学传统课程的基础上,深挖课程内容,以丰富授课内容,拓宽学生数学文化知识。数学文化微课主要阐述的是一些书面上难以表达的数学文化知识,是对课程的创新和升华,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微课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数学文化娱乐化,小学数学文化微课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利于调动学生数学文化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文化知识。数学文化微课的出现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将课内外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而且数学文化微课可以重复和可选择的使用,让教师和学生根据需要灵活掌握。数学文化微果的使用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数学文化微课的应用丰富了学习内容,使学习更加开放、兼容且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师生互动。小学数学文化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是以微课为载体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学生的兴奋点为切入点吸引学生,使学生想学、乐学直至学会。
二、小学数学文化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原则
小学数学文化微课是以数学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微课,内容短小,形象生动,能够丰富数学文化价值,拓宽学生的学习背景,有利于传播数学文化,可以作为数学文化教育的补充和提升,能够满足学生对数学文化的深入探索需求,让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数学文化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时教师遵循情趣性、适合性及多元性原则。如教师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数学魔术或游戏,让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熏陶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数学文化内容众多,但并非所有的数学文化都适合制作成微课。教师在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立足教材,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宽和补充。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数学实验或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眼界。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思维习惯等,通过微课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如数学文化史、算法多样化等,引导学生以平等开放的眼光对待数学成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三、小学数学文化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策略
1、数学文化微课内容的设计
数学文化是在传统课程上的改革,小学数学文化微课的设计上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微课作为一种多媒体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符合多媒体的特性,制作的微课内容一定要适合多媒体的设计。在选择微课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以趣味性的内容传播数学文化知识。在确定微课的内容后,就需要收集相应的素材。
在收集数学文化素材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手头工具,如互联网、教材、等资料,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出恰当的内容。而且选择时要注意数学文化微课重视的是精神层面的感知而不是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在设计时可以利用一些小故事或游戏来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数学文化内容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并非所有的数学文化都适合设计成微课,因此在设计数学文化微课时要考虑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所设计的内容要源于教材而精神上又要高于教材。如教师在进行圆的特性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圆的定义给学生设计一个《车轮设计成圆形的优点〉的微课程,利用动画的方式展示车轮是其它形状时的滚动情况,让学生通过观看就可以直观地体会到圆形车轮的优点及特征。在设计数学文化微课时还要以开放性的题目展示给学生,如有些问题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表达出来,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数学文化微课内容结构的设计
数学文化微课的内容结构是以报告内容结构,在十分种左右将数学文化知识讲给出来,教师不能采取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方式,否则学生会对此不感兴趣而难以实现自主学习。教师除了设计数学文化的讲解内容外,还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微课设计是制作微视频的脚本,要让学生能够知道能做什么。微课时长短,但也要相对完整,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微课的每一分钟。教师要提前将讲稿设计好,并反复修改使每一句语言都达到精致状态。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微课的结构要清晰,内容要环环相扣。在设计时可以依照情境创设、知识讲授、总结提升这样的环节进行安排。
3、数学文化微课的制作
在制作微视频时,录制方法及工具可以依据需要任意组合,如使用手写板、智能手机等进行制作。教师还要按照数学文化微课设计内容的需要,用摄像机、手机录制过程及讲解内容等。在录制完微视频外,还要在作品创作说明中提供简介、学习指导等一些文字内容,从而能让学生正确使用微课。为了激发学生的观看欲望,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精美的PPT或动画。
4、数学文化微课的发布
在制作数学文化微课时,教师要选择贴近教材和学生的资源。目前关于数学文化的微课资料较少,教师在制作完成微课后可以发布到一些公开的视频网站上,如优酷等公众平台上,以便供学生反复观看,或进行广泛传播,让更多的师生学习和研究。
5、数学文化课程的观看和反馈评价
数学文化微课的学习可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而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教师监督,可能有的学生会草草观看导致学习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除了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制作出生动有趣的微课外,还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观看的交流互动,以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如利用微信群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等。数学文化微课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同,不属于考核的内容。但是学生学习数学文化能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获得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并针对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以观察学生的观看效果。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将数学文化传播给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播数学文化时可以将数学文化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有机融合起来,为学生设计和制作出恰当的数学文化微课,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数学文化,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卓忱,韩嘉业.融合信息技术 传播数学文化——小学HPM微视频的设计与使用案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9,(11):27-30.
[2]于鹏飞.分门别类依曲定调 ——小学数学四种类型微课制作心得[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2):72-73.
[3]王佳颖.小学数学文化微课课程的开发与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9):18-19.
[4]王桃.小学数学文化类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6):123-124.
[5]曾国锋.小学数学文化类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0,(2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