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波
德州市第一中学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近年来,网络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极大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是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为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物理科学素养和思维方法,指出了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现状,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融合的方式,应依托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形式、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物理教学;融合发展措施
1导言
随着现代社会教学条件的不断改进,信息化的技术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运用到高中的物理教学中,使学生以往难以理解的知识也变得生动易懂起来,从而为拓宽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就信息化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与发展措施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信息化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重要性和现状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最基本的结构、物质存在最基本的形态以及物质最基本的运动规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学更着重于探究自然界最根本的客观实在和物质世界最普遍而基本的运动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物理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所以高中物理课程是理工科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融合绝不是简单的资源堆砌和网络平台的搭建,不是简单的教学形式的改变,而是一个融合深入和渐进发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此外,对于所有的教师来说,由于现阶段教师的年龄差异较大,由二十几岁到六十岁左右分布不均,所以在对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上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难题,年岁较大的教师对新兴教育技术的掌握不会很灵活,但他们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教学知识又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年岁较小的教师面对新兴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可以较为迅速的灵活掌握,但是他们却缺乏教育经验,教学思路还不够老练严谨,需要更多的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所以,学校可以采取年轻教师指导年长教师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年长教师引导年轻教师建立明确的教学思路和传授给其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这种互助的教育模式能够大力的推进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的推进,从而使每一位教师在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上都十分优秀,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的可实施性,同时为了避免教师逐渐被时代的信息化潮流淘汰,需要广大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将多维度、信息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真正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实效,最终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目标。
3信息化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与发展措施
3.1利用图文结合的物理课件激发兴趣
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而采用黑板板书的方式进行物理讲解,没有各种配图的说明使原本丰富的物理知识变得索然无味,从而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将信息技术普及到高中物理教学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黑板展示课堂教学模式,制作丰富生动的物理课件,利用课件展示形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授课,强化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服务程度。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PPT对学生进行课堂教授,在进行问题导入时就可以通过图片引导,在屏幕上分别放置一张工人运沙子的图片、一张学生推墙壁的图片、一张田径运动场上起跑的照片,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图片内容分析其中存在的摩擦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研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黑板上将自己理解的摩擦力的图示画出来,然后让其余的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此外,还可以利用物理课件,教师还可以在备课时将重点内容进行不同颜色和加粗的标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到标红或加粗的字体,就会自觉重视学习的态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3.2依托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内容有机整合,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模块化教学,让物理课程的学习与学生实际教学更紧密地契合。教学结合专业展开,使学生既能掌握最基本的物理基础知识,又能明确其与课程的联系。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不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规划教学重点,将物理教学与实际教育相结合,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3.3推广并使用智慧终端
现如今,许多新建成的中学,每一个教室都建设成了多媒体教室,智慧终端设备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大型的电子荧屏的使用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极为便利的向同学们展示优秀的教学资源,比如说优秀学生的作业,互联网上面优秀的教学视频,物理实验的实际操作预习等等。在此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智慧终端设备的先进性,在不违背初始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使用智慧终端设备,增加学生对高中物理的整体认识,吸收互联网上的先进物理思想,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的班级或者学校。在这种背景下,更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智慧终端设备的使用,以免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的设备状况而不知所措,进而影响教学进度,降低教学效率,违背了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的初衷。因此提高教师工作人员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能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往前发展趋势,也是当代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关键确保。
3.4融入物理情境便于学生理解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微观和宏观的理论及实验,其中具备许多无法用眼睛分析理解的现象,如果学生的思维程度达不到要求就很难理解某些知识点,更谈不上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学以致用。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就能够突破这些难以捕捉和察觉到的界限,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进行可视化,并通过屏幕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和现象,提高教学效果的理想化程度。例如,高中物理体系中存在的许多微观与宏观的知识点,电压、电流、电磁场以及物体产生的向心力、离心力这些都是被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教师就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此进行可视化的转换。在学习《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这一章时,经过之前所学,某个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会受到外力,因此存在一定的加速度,教师用视频展示小球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到的力,并结合视频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学生就能对这一章的内容有更透彻的理解。如在学习电流与电压这些概念时,对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的移动这种抽象的知识无法进行具体的想象,运用实验学生也无法观察到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情况,而借助多媒体就可以使这些物理现象变得形象化,利用视频将电荷在电路中的移动进行演示,使学生通过观察电荷定向移动的视频对电流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刻的理解,对难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进行真实的还原。
4结束语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他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中死板抽象的缺点,填补物理课堂枯燥乏味的短板。利用不同的现代化技术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上来,通过借助教学PPT为学生展示物理情境、辅助教学实验等方式,极大提高了高中物理课堂灵活度,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化,为学生展现了物理世界的强大魅力,从而为探索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董友生.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7):150-152.
[2]陈钟鸣.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途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6):44-45.
[3]杨晓存.高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124-125.
[4]刘欣欣.基于信息化视野下高中物理教学新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