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显会
贵州省金沙县教师进修学校 贵州 毕节 551800
摘要:幼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所接触的都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但是,由于幼儿的年纪小,情绪起伏和变化都很大。所以,这就需要幼教工作者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有极强的爱心与耐心。很显然,要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根据幼儿的思维与行为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利用学前心理学知识,掌握幼儿的心理活动与思想动态显然是提升幼教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幼师;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策略
前言:学前心理学是幼师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提升幼教质量,帮助幼教人员更好的适应本职工作的重要助力。学前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幼儿心理活动的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学前心理学也非常考验实践操作能力,因为理论知识要实际运用出来才能发挥出其效果。本文就当前中职幼师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提升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有效策略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1学前心理学的概念和应用优势
学前心理学对幼教事业的影响极为深远,由于幼儿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幼儿的心理暗示。学前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帮助幼教工作者掌握幼儿当下的心理变化以及思想动态,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从而做出针对性的判断,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更加符合幼儿身心需求以及其意识规律的教学方法来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不仅能最大化的激发和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还能够有效的疏导幼儿的负面情绪,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的大环境之中。除此之外,还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建立起基本的规则意识,树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且对其思想品德的养成以及学习的提升上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2中职幼师《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没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缺乏有效的参与。况且,中职阶段的学生由于受互联网的影响,其思想更加复杂化,而且也面临着学业、就业的双重压力。如果课堂吸引力不够,在上课时便无法集中精力对所授内容做到及时的消化与吸收。所以,要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积极的转变自身的观念,加强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储备。
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比如微课、翻转过堂等,以更加丰富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比如,利用微课将网络上一些有启发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学前心理学素材融入到微课课件中,或是将学生感兴趣的心理学案例融入到微课课件中,通过微课丰富的表现形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使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都得到显著的提升。
2.2以生为本,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要想学前心理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结合当前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特点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因为,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会因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学习水平上也会有优劣之分。况且,心理学本就是一门研究心里活动的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是简单的描述或是背诵重点内容就能够掌握的,学前心理学的应用也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幼儿与成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无法了解自己的想法,更加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所以,要学好学前心理学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考验。所以,在开展教学时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注意观察学生的特点,综合班级的整体水平,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课程规划,在做到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个别理解能力不足的同学的困难,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和现象,将整个教学过程动态直观的展示出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循序渐进的进行后面的教学。
2.3多渠道拓宽课程体系
幼师是一个极为考验综合素质的专业,幼师不仅是老师,同时也是幼儿的朋友,甚至还要扮演家长的角色,每一个幼儿都是家庭的希望,是掌上明珠,一路倍护呵护长大,所以,很多幼儿在初入园时都会有种种的不适应,会产生分离焦虑,这时候,就需要幼师发挥良好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平抚幼儿的情绪,做他们的主心骨,这就需要过硬的学前心理学知识支撑,同时,也要具有极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比如立即组织小游戏、小活动等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缓解他们的不安与焦虑。所以,对于幼师来说,声乐、舞蹈、美术、生活、心理学等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都要学习和实践,唯有如此才能很好的适应日后的具体岗位所需。所以,对于幼师专业来说,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与学习能力极为重要,学前心理学也是如此,学前心理学不仅仅只在专业课上展开,也可以在别的课程中融合渗入,这样有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学科与学科之间本就会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与相似性,想到融汇贯通之后再形成个人的知识系统,实现课程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学前心理学课程对幼师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作用不言而喻。作为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好学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够在实际的幼儿教育工作中结合不同幼儿的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更好的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中职院校作为职业人才的培育和输出基地,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形势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以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从而更好的应对日后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李引平.简析中职幼师《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01),001:0053-0053.
[2]石莉珠.中职幼师《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海峡科学.2019(010),001:0065-0068.
[3]刘佳荟.学前心理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文学少年.2020(15):0138-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