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观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刘巧巧
[导读] 大学生是我国发展的主要动力,在高校的历史教学中,利用全球史观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

        刘巧巧
        商洛学院  陕西商洛  726000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发展的主要动力,在高校的历史教学中,利用全球史观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更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提升。而且还可以让他们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并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对于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历史;全球史观;实践思考
        一、全球史观的介绍
        对于全球各时期的历史,应该用哲学的观点去看待,而不能单纯站在某一角度和领域对其进行片面的评价,只有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才能够更深刻的把握这一事件的内涵。全球史观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历史学家所提出来的,在他的认知下,要超过民族和地区的限制来建立一个全球的历史观念,这样才能够使整个历史事件的解读更为深刻;而几乎同一时期,美国的历史学家也将全球史观进行了倡导,他将自己对于全球史观的看法写到了书中,他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站在整体角度来对人类文明进行解读,才能够更明白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他更看重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联系。在目前的高校历史教学中,全球史观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这是如今教育目标中的重点之一。
        二、将全球史观应用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措施
(一)利用全球史观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全球史观的指导下,世界各国是由最初的相互隔绝逐渐走向一个整体的过程,这一过程历经了多年,并有多种坎坷。在这一观点之下,历史世界的知识学习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线索,一条是纵线,一条就是横线。纵线是按照历史时间的发展来对整个世界历史进行归纳总结,主要是以人类生产方式和意识的转变为主。而在横向观点中,主要涉及到世界不同地区由自身封闭而走向统一融合的过程。这两种观念看起来虽然有很大差异,并不交叉,但实际上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正是因为有了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才能够推动不同社会中各种技术的进步,这样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扩张等提供动力。这样一来,西方国家才有了更多的资本进行扩张,在这一扩张的过程中,大部分人只是从表面看到了被扩张国家所遭受的苦难,但深入研究又会发现,他们虽然受到了不公平的殖民待遇,但同时,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和技术等也带入到这些国家,从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也是在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扩张之下,世界才开始慢慢由封闭走向开放,连成一个整体。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将横线和纵线两种方式同时应用在历史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联系,从而在这样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思维,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这对于学生当下的学习以及日后的社会发展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运用全球史观开展教学活动
        在高校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引导他们利用正确的全球史观来看待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与全球史观有关的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到在全球的历史发展中各自的特点,并对其有全面的评价。而且,学生通过全面阅读书籍,也可以逐渐地培养起历史观念。例如,在《全球通史》中,作者就将世界看成一个联系的整体,站在全球的角度来对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历史事件进行点评,使其与相同时期或相同性质的事件进行联系,从而让人们更客观的去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等。在《世界史》这本书中,也很详细的介绍了地理发现,书中提到这是世界第一次从封闭走向开放,而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世界才开始发展成一个整体。根据这些也可以看出,在高校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合理应用历史史观进行教学,以此来对相关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引导学生利用一史观看待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辩证能力。


(三)利用全球史观解读历史现象
        高校学生的历史学习比其他时期都更加深刻,所以针对一些历史现象,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利用全球史观来解读,从而使他们更客观的去了解历史。在全球史观中,某一历史事件能否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则是评判这一事件历史意义的主要标准。例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这次革命虽然有一定弊端,但也确实推动了当时社会的生产进步,使西方的资本主义更快速的形成。尤其是在英国,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在这一次革命结束后,英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使它有能力开始进行下一步的资本发展和殖民扩张。同时,也是因为这一次革命,英国在18世纪末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而同一时期的我国正是清朝,当时仍处于一个落后封闭的状态。随后不久,西方国家又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使更多国家从中受益,并极大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实力。同时,殖民主义也在这一革命之后更加频繁,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好,世界开始也开始被资本主义瓜分。另外,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全球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点评,更能够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其中的内容。例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两个事件的主要原因以及最终达到的目的等。通过探究可以发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当时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使资本主义有了更明确的进步方向;而郑和下西洋当时主要是为了展示当时我国的综合国力,从各地掠夺珠宝献给皇帝,没有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而是进一步增加了当时皇室的自信,所以这两个事件相比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更有实际意义。
(四)利用全球史观评价历史人物
        在高校中,历史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必然离不开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消除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固有印象,这样才能够使他们更真实客观的去对相关人物及事件进行点评,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事件;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更准确的历史思维,这时就需要利用全球史观来进行教学。例如清朝的李鸿章,大家都对他有所了解,所有人都知道他在当时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所以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很多人都将其称为卖国贼。虽然他确实做了这些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中,李鸿章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有很多突出贡献。在当时所有人当中,李鸿章是最先认识到我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差距的,他也在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与其他人共同进行了洋务运动,筹集资金来从西方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的技术进步。虽然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但它也有效开启了我国的近代步伐。从这次运动之后,我国也开始有针对性地培养技术人员,詹天佑在当时就比较著名,他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并且洋务运动在推动过程中,我国有一些民有企业开始发展,使近代化进程有了更多的经验积累。在当时,有很多现代作家都曾对我国的这些进步表示感叹,并且郁达夫先生也说,“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英雄,那么它就是可悲的民族;而英雄如果不尊重自己的民族,那也是无可救药的生物。”所以,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在评价人物时必须要客观公正,绝不能单纯片面的去对其点评,否则就是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不尊重。
        结束语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已经联系成一个整体,各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时候让学生用整体观来看待历史,更能够帮助他们客观真实的去生活。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利用全球史观来培养学生,更能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这也是如今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孙凌晨,罗丹丹. 基于全球史观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 科技视界,2019,(11):90-91.
        [2]史平. 全球史观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陕西教育(高教),2016,(05):4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