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四川省大英县蓬莱小学 四川 大英 629300
摘要:在现阶段,小学阶段所开展的美术教育工作,是一种为了提升学生美育水平的重要教育途径。在教学过后,需要起到对学生智慧启迪、情操陶冶的作用,以此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有效提升。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就从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的角度出发,对于美术课堂对学生想象力方面的培养,进行阐述和思考。
关键字:美术课堂;学生想象力;小学美术;综合素质
引言:在现阶段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开展中,是我国重要的一门艺术教育课程,同时也是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工作。小学生处于人们成长以及学习的初级阶段,以此就需要接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以此有效的起到培养学生自身想象力的效果,进一步得让学生可以树立起主观性较强的美学思想。
1 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的问题
在对现阶段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此就让教师始终在教学开展中,处以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仅仅可以通过单一、被动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以及消化。对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下,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一定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内容。但是长期的教学下,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对于知识内容的兴趣。以此,教师也没有重视对于学生想象力方面的培养,以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明确出教学方面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美术教育,充分的提升教学的效果。
2 学生想象力提升的重要价值
2.1 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方面的影响,使得在接受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无法在课堂的开展过程中,长时间的保持全部的精力投入其中,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但是在基于学生想象力方面的培养,就可以有效的让教师有效的结合起学生的性能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阶段所开展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师需要进一步的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此能够采用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这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此有效起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让学生更加有效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开展。
2.2 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在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对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培养,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以此,在当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于人才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格外的重视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以此可以通过美术形象力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可以有效的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充分的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下去。
3 小学美术教育中想象力培养的措施
3.1 强化社会实践
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有效的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对于想象力而言,并不是一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凭空出现的一种能力,而是需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教师良好的引导,使得获得一个较强的想象能力。在想象力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一些表象的事物,在脑海中进行加工以及处理,以此形成新的表象。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升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出更多的素材。只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才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同时,还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且,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在教学中注意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与教学的实际内容进行紧密的关联,以此让学生对于一些美术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对学生《繁忙的大街》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则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来到窗边,或者让学生来到街边,进行人物事物的仔细观察。而在观察完毕之后,则可以回到教室当中,将刚才观察到的静物,让学生进行画出。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以及关注点的不同,学生往往会画出不同的景物。
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在画完之后,需要来到讲台前方,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画的是什么样的静物。同时,学生由于年纪的原因,因此一定无法完整的对看到的画面进行描绘,以此就会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进而在实际的绘画过程中,能够有着较大的想象力的发挥空间,进而让学生都参与到创作当中,起到教育的效果。
3.2 课堂导入、鼓励合理
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良好有效的课堂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在接受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己对于课堂的兴趣。同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便可以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关注度,以此起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课堂导入当中重要的教学方式。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经常出现一些教师或者家长,对于学生的绘画,进行相似度方面的评价。但是这样的鼓励方式下,使得学生仅仅在接受绘画的过程中,将关注点放在了“像不像”的方面,以此就使得在教学的工作中,让学生逐渐丧失了关注绘画的创作欲望。而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最重要的就是在于,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绘画联系的过程中,可以有着较高的想象力,并不能受到外观因素的约束。而是需要依据自身的喜好,以及自身的视角出发,进行相应的创作,这样才可以起到提升学生想象力的效果。以此,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不断的进行教学方式的应用,教师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不需要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而是需要大胆的进行创作。而在绘画之后,还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鼓励以及画作的分析,以此让学生可以始终保持较高的创作热情,能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具有较高的创作激情。
3.3 音美结合方式的教育
对于音乐和美术而言,本来具有较为相似的艺术价值,都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以此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音美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可以极大的提升人们对于美术的感官,进而充分的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个二年级学生进行自由绘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倾听《春天在哪里》、《喜洋洋》等民族风格的音乐,以此让学生在受到音乐的感染之后,在脑海中形成固有的形象,进而便可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头脑空白的问题。让学生在听完歌曲之后,便可以依据自身的想象,将其用笔绘画出来,充分的对于学生起到培养想象力的效果。同时,在《美术节奏》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对学生播放《黄河大合唱》、《二泉映月》等歌曲,以此可以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能够受到音乐的影响,在一个高涨的情绪当中,进行画面的塑造。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便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高效率创作,同时也能够给让画面有着较大的冲击力。
3.4 活用多媒体
在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出现了各种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使得需要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开展创新的教学工作。在进行教学中,首先需要保障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教师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收集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以此就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接收到各种类型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学生还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梵高的介绍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梵高的纪录片,或者将其一些梵高的画作进行呈现,可以让学生在介绍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开拓自己的学习视野,充分的保障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较高强度的想象力的提升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重视起自身的引导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让自身的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当中,来进行各种方面的探索。最后,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还需充分的保障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工作,进而保障学生可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着合理的了解程度。同时,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积极投入到接下来的美术活动当中。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可以让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结:综上所述,在对如何在美术课堂培养学生想象力分析的过程中,其教学工作开展还需要建立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的基础之上,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不断推动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赖哲瑜.浅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德育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107-108.
[2]杨芳.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111-112.
[3]马亮.探究新形势下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