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第一中学
摘要:长期以来,阅读部分一直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考查,但由于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善,高中英语的学习难度也逐渐加大,这就使得绝大部分高中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强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便备受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为此,本文将以思维导图为例,从分析思维导图的内涵出发,着重探讨思维导图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分析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最早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Tony Buzan所提出的思维概念,是一种利用有效图形的方式来表达发散性思维和思考过程的思维工具。使用者在利用思维导图来记录思考过程和思维历程时能够以某一关键词、事件等具像化事物为中心发散节点,并再以节点为中心关键词建立多个分支,以此来构建完善的放射性思维立体结构。并且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使用者的左右脑便会在建立和构建关键词之间联系时达到同时运作,从而更好的把握问题关键,强化思维能力。可以说,思维导图是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发散思维的最佳工具。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观念和转变,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工具也被逐渐应用到当前的教育教学当中,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学习,对学生深层思维能力的提升大有助益。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探究
(一)在课前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目前我国的高中生大多数都成长在中文环境中,而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与中文有较大的区别和不同。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为学生设计阅读前的思维导图时,不仅要注重词汇、语法等基础英语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要重视起各个类型文章题材的文体特征和语篇框架的总结,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分类阅读文章的题材类型,明确文章主旨。
例如,在教学《Ye Xiaogang》这篇人物传记类的阅读文章时,高中英语教师就在课前引导学生以主人公“Ye Xiaogang”为中心关键词,并以主人公的各时期所发生的事件为分支构建思维导图,如“In 1955 ,he was born、From 1978 till 1983,he studied at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of China、In 1986……”。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清楚的把握和认识到以时间和事件为线索构建人物传记类文章题材的思维导图绘制方法,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主旨,从而为接下来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
(二)在课中教学中的应用
在利用思维导图完成课前预习后,学生便会对文章的大体框架形成一定的认知。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中的主体教学中实现进一步的深度学习,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点集中在阅读文本的语言、句子以及写作结构等内容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词汇、语法,从而在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和段落结构思维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框架,促使学生形成一个更加完善和系统的知识结构。
仍是以《Ye Xiaogang》这篇阅读文本为例,由于这篇课文是以人物各个时期所发生的事件为主线进行阐述的,其中涉及到了许多的英语时态问题。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就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预测培养,也就是说要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英语时态语法培养上,利用思维导图将文中“一般过去时”的时态语法进行集中,并引导学生以“一般过去时”引申到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等其他英语时态,这样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学生便会对英语语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学生阅读和学习文章的大体内容和写作框架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将文中所涉及到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子和单词集中起来并以其为中心关键词,以其他时态为分支建立思维导图,如“From 1978 till 1983,he studied at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of China”这句话为例,教师可在帮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让学生分别用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进行时的英语时态语法将句子进行重构。一般现在时,He studies at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of China;一般将来时,He will study at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of China;一般进行时,He is studying at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of China。通过这种综合型和系统型的思维导图式学习,学生的思维过程便能够以更加立体和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对这部分的知识内容也会有了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掌握和理解,从而在强化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三)在课后教学中的应用
课后的教学回顾是总结教学问题,反思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除了要关注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以及课中教学中的应用,更要重视起思维导图在课后的教学反思和教学回顾中的实践,从而在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的同时,对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进行查缺补漏。
一方面,在学生的角度上,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以学习重点为中心建立关键词,以各个知识点为分支绘制思维导图,从而有效的转变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复习方式;另一方面,在教师的角度上,高中英语教师则要以教学难点为中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问题为分支绘制思维导图,以便于更好的展开教学反思和回顾,进一步的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
总结:
综上,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思维导图的教学价值,合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教学环节当中,进而使高中英语阅读部分的教学质量能够在思维导图的作用下得到进一步的促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育花.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2(5):11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5.111.
[2]滕芸.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128-129,132.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02.128.
[3]赖云珍.核心素养导向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0,(6):47-49.
[4]成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探究[J].南北桥,2020,(10):145.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