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给我的教学水平“锦上添花”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 边陆军
[导读]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我经历了一个从“怕”到“试”又到“爱”的过程
        边陆军
        大连海洋学校
        辽宁省大连市  邮编116023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我经历了一个从“怕”到“试”又到“爱”的过程。我教授的《鱼类增养殖技术》课程是我校“海水生态养殖”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是学生从事海水养殖工作必须的一门专业课程。回顾过去20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感受颇多。
        一、固守传统,“怕”用现代信息技术
        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准备评职称时,那时评职称首次要求计算机考试成绩,被逼无奈我参加了计算机应用培训班。第一次面对电脑,我真是无从下手,面对键盘,手指僵硬,俗称“一指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职称计算机考试应付过去,自此以后就落下了“怕”电脑的心理阴影。
        二、迫于形势,“试”用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并在每间教室安装了投影仪、电脑等硬件设施,同时分批安排教师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现实表明,如果再固守传统,在“黑板上养鱼”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在这种形式下,我被“逼上梁山”,抱着试试的态度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现在回想起那时的日子,简直是不堪回首!我这个年龄段上学时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电脑,加上有了第一次的心理阴影,这次如果不是怕丢了“饭碗”,这辈子恐怕与电脑无缘了。都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走投无路时,总会被激发出来,上过几次培训课后,我慢慢进入了状态,手指也比以前灵活了,而且看到自己用相关软件制作出来的优美画面和漂亮的文字非常高兴,第一次有了成就感,渐渐地喜欢上了电脑。在其他教师的帮助下,我尝试着做了第一个教学课件,尽管那只是一个简单的PPT,但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用它上课时,学生们那惊喜的眼神。那一次的授课效果是前所未有的,我自己也感觉轻松许多,从那以后,我一边培训,一边把我的授课内容做成PPT。熟能生巧说的真对,我对PPT的应用逐渐得心应手,没想到这一“试”就停不下来,紧接着我又参加了中级、高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会用的软件也越来越多,学到的本领也越来越大,教学上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了。
        三、适应改革,“爱”上现代信息技术
        职业教育是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掌握并积累可直接用于生产实际的职业能力和经验。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着重解决的问题,目前,受国情限制,我们还无法让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全部在生产实际中完成,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在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越来越深入,许多适应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新理论、新方法逐渐被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前的PPT课件,尽管也是图文并茂、动感十足,但是在模拟真实生产场景、声音、动作等方面却无能为力。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做中学、做中教”,运用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要想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取得预期成效,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做支撑。
        我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绝大部分学生厌倦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弱。但是中职生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所以,我们必须注重挖掘他们的潜力,充分利用他们的优点“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上述特点,我大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成的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动手操作,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从事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工作和生产实践多年,对水产养殖工作过程的岗位技能非常了解。水产养殖属于投入高、效益高、风险高的“三高”产业,季节性较强,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生产技能,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这就对我们的专业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出校门就应该是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以,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必须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但是养殖专业许多生产技能的训练不能在生产实际中进行,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累得满头大汗,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也是一头雾水,教学效果较差。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在培训班学会的FIASH交互程序、B/S学生模拟考核系统、VR虚拟仿真软件等,制作出模拟真实生产情景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生产情景中“亲自动手”操作,并反复训练职业技能,并同步考核对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和老师同学探讨、解决。这种教学方法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十分显著,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次获得2013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一等奖的课件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使技能训练有“现场感”,更加真实,我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生产实际中的某一技能做成“微视频”,让学生观看,模仿操作,比如,水产苗种繁育中对苗种培育密度的定量操作。首先操作人员要在苗种培育池中用事先做好的取样瓶进行“取样”,取样要求在培育池中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深度各取一定数量的样品。为保证准确定量,取样操作的规范、科学十分重要,究竟怎样操作才能做到科学规范呢?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印象不深,我把生产现场科学规范的取样操作做成视频,把这一操作的全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很快掌握了苗种繁育的定量取样操作方法。学生参加生产实际时,可以直接科学、规范地完成这项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自己掌握技术已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非常渴望能有一个提高自己、出去见见世面的的机会。信息化教学大赛正好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对我参加大赛给予大力支持。我在准备大赛期间,参加了大连市教育局组织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期间我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时也学会了许多新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制作的课件画面更加生动、逼真,“图、文、音、视、动画”俱全,学生使用起来仿佛置身职场环境中一样,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我这次获奖以后,在学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学校教师在羡慕的同时,也纷纷跃跃欲试,学校领导以此为契机,加大支持力度,创造机会,鼓励教师学习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说信息化教学大赛极大地推动了我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学生生产实习时,企业的反响很大,一致反映学生的职业技能有所提高,为学生就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在,我“爱”上了现代信息技术,它使我的教学水平“如虎添翼”,实现了质的飞跃。
        
        
        
        
                                                                                           2021年3月2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