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袁凤春
[导读] 自教育体制改革后,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工作

        袁凤春
        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  832000  
        摘要:自教育体制改革后,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工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可以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提升,核心素养培养的加入,使得英语教学工作的受重视度越来越高。阅读是高中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应继续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强化创新能力,将英语阅读与更多的趣味化、应用化元素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文化意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以下笔者便对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发生了改革,其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习科目,对核心素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文化意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历能力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组成,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语言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也是世界上英语范围最广的语言,通过在阅读课中强化语言能力的学习,便是促进核心素养提升的一块“敲门砖”,同时语言能力也与其他几种核心素养密切关联,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出发进行阅读教学。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授课,并结合生活实际,重点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生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但是根据目前情况看,我国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成绩在处在下滑的趋势,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的更新教学模式,采取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使得英语这门语言类课程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其英语语言能力不佳。因为在课堂中采取的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方式,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使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中,自然而然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一些学生甚至还出现了厌学心理。不仅如此,部分教师将重点放在了句子的语法结构、词语的搭配等一些知识的讲解,从而严重忽略了对语篇关系的分析,同时也缺乏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所以,教师应当改变教学内容的方向,因为原来的教学内容对课堂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英语阅读能力的也达不到标准,同样更是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多种思维品质的发展,最终导致学习效率和成绩也会大大降低[1]。
(二)学生参与英语阅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英语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词汇信息和语篇内容,教师可以深入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强化学生对英语课程的了解人深度,并通过自我展示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强化文化意识,但是根据实际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意识薄弱,其仅仅只是从表层来认识文本。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知识运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未能及时的创新教学方式,也未能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创设出教学情境、设计出教学活动,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教师无法充分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所以,教师必须要及时的改变课堂教学的氛围,因为传统教学课堂中的英语阅读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未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中,以被动的角色阅读,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实践英语学习的活动观,促进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当今,我国的素质教育对普通高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英语课程必须要严格根据当下教育形势转变教学重点,从实际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科学、合理且有针对性的插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提升其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及思维品质。不仅如此,英语教师还必须要改变教学的方式、目标和要求,让学生通过对学习知识的理解、应用的实践以及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的融语言、文化和思维为一体的活动,让其从中获取到更多有益的知识,并且还能阐释、批判语篇意义,以此来表达出个人的观点、感知意图与情感的态度。此外,这种教学要求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分析中、外两方文化的差异,将多元与批判性的思维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在人教版高中某一年级的英语教材中,以“Book Uuit2  Robot Satifaction Guaranteed”这一章节为例,在该题目中“Robot”指的是主题创设语境,当英语老师提问到Asimo时,其是机器人的第一大定律,那么由此可以引出学生的背景知识。另外,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提问时,第一认知往往可能会是零散的、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运用概括、整合以及重组信息等环节来更好的帮助学生梳理细节的信息并从中获取到新的知识。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班级内的同学每6人分成一组,然后将课文改成剧本,让每组同学轮流上来表演,此过程需要将本篇课文进行反复的阅读,并且将其进行整合性的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从表面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深入挖掘阅读文本,强化语篇宏观组织结构的分析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挖掘文本中的知识,其不仅能够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习知识,还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强化其对语篇宏观组织结构的分析能力。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想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一定要让其学习语篇知识,因为语篇知识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多个层次挖掘文本,即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相关词汇、结构特征以及文化知识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促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学习能力,让其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的教材时,其当中包含着许多类型的英语内容,主要包括语篇类型、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以及其他的语篇类型[2]。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见到记叙文、说明文、论说文,从而能够很好的突出文章中的主旨;再者就是,通过细节信息能够重点突出文本中的人物观点和作者写作的意图,让学生全面的理解与掌握,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核心素养成为了主要的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且可以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健康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思维能力,为以后的阅读学习奠定基础。此外,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出多元化的教学情景,以此来充分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培养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以及运用能力,让其能够深入挖掘英语知识,从中获取到更多新的知识看,树立起正确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叶淑琼. 核心素养导向下,持续默读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影响[D].湖北师范大学,2018.
[2]李雪.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J]. 中学生英语,2021(04):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