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碧云
珠海市红旗中学 51909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现如今大家对于艺术的表现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艺术表演已经不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所以在艺术的教育方面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形体表演作为新型的表演形式,在目前已经融入合唱教学中。合唱作为最高级的声乐艺术,其自身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合唱教学的不断发展,它也逐渐成为大家越来越重视的艺术之一。
关键词:形体表演;中学生;合唱教学;运用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提出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各个学校和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教育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合唱表演形式也在不断更新,这也对歌唱表演者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歌唱表演,不仅要具备优美动听的声音,还要能通过在身体、眼神以及表情上表现的美感来吸引听众和感染听众,为大家诠释出歌曲作品的内在意义,所以要充分重视在合唱教学中融入形体表演教学。本篇文章则针对形体表演在中学生合唱教学中的运用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一、形体表演对中学生合唱的作用
(一)有利于情感表达,让情感更加丰富
对于中学生来说,对其展开形体表演教学能够有效锻炼其身体的协调性和节奏感,使其在演唱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传统的合唱基本上都是单一的声乐展现,很少有形体表演,但是单一的声乐表现对于中学生来说,表达情感具有一定的困难性,适当地加入形体则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1]。同时,形体表演还能够通过肢体和眼神表情为观众传达自己表演的内容以及表演作品背后的意义,可以良好地引发观众的想象。这也是最直接和直观的表达方式。在合唱教学中,它起到的是辅助表演的运用,在中学生合唱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2]。
(二)加强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其对合唱艺术的兴趣
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很多中学的音乐教学中,都开设了合唱教学这一课程。但是大多数中学生对于合唱艺术了解得不够全面,认为只是大家站在一起单一地唱同一首歌曲,对合唱教学并不感兴趣。再加上学校和音乐教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合唱教学局限在课堂中,使同学们不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3]。单一地通过指挥的肢体语言不足够表达歌曲作品中的情感和寓意,所以就需要融入形体表演。形体表演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互动,应用动作和演唱,将情感发挥到极致,使整体的表演能够更加有感染力。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形体表演也可以有效带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表演,从而喜欢合唱并爱上合唱教学[4]。
二、形体表演在合唱教学中的运用
现如今,各个地方都有中学合唱比赛,表演的形式也非常的丰富,为合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老师在课堂上强调形体表演的同时,也要让同学们意识到,对于观众来说,最好的艺术一定是赏心悦目的,虽然合唱以听觉欣赏为主,但是在视觉上,也同样重要,教师要充分运用形体艺术的表达运用,以此帮助同学们打造出优秀的节目表演。
(一)学会应用眼神表达情感
眼神表达也是形体表演展现的方式之一,众所周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可以表达出一个人的多种情绪和信息。在合唱表演中,演唱者的眼神也决定了表演效果的好坏,演唱者可以通过眼睛与听众进行互动,传达信息。所以若想要保证歌唱的表演效果,教师就需要带领同学们深刻理解歌曲作品中的寓意,让大家能够根据歌词寓意,调整自己眼神,让眼睛表达出来的情感更加真挚。
(二)学会应用手势进行表演
形体艺术也包括手势,如果说眼神是最能透露内心情感的因素,那么手势就能够为整体的表演增加一定的美感。让感情带动身体,以此能够保证歌曲的演唱效果。手势表演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歌曲风格和寓意进行动作编辑,保证动作的统一和美感,让动作和歌曲良好完整地融合在一起,避免在表演时出现矫揉造作以及僵硬的现象,要让手部表演跟着歌曲流动,实现收放自如,爱你自然而有美感地完成整体的表演,保证表演的完整性和质量。
(三)学会调节自己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可以把内心的心理活动完全表达出来,老师不但要锻炼学生的眼神和手势表演。还要对其面部协调性进行训练。最好的表演就是将自己和作品合二为一,让自己置身于作品当中。不难发现,很多著名的歌唱家,在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时,都会具有不同的状态,比如演唱悲伤的曲目时,他的面部表情一定是带着微微的悲伤,演唱欢乐的曲目,面部和身体都会欢快地跟着节奏变化。为了让同学们充分理解和意识到面部呈现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著名歌唱家表演的现场,让同学们深刻感受一下他们表演的动作和形体艺术,并适当进行借鉴。
(四)准确把握形体表演,明确自己的任务和位置
在歌曲合唱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同学之间的良好配合,每个人都要完成好自己的作品部分。同时在形体艺术上,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表达的内涵和寓意,使其快速地融入歌曲的角色当中。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训练,在形体艺术训练中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之更好地通过形体表达歌曲的意境和内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合唱教学中融入形体表演能够充分表达作品的情感和意义,还能够使合唱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让合唱艺术的呈现更加具有美感,表现形成更加丰富,教师要学会结合多种授课方式展开教学,在授课中有效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个人审美能力和感受能力,加强大家对音乐合唱学习的兴趣,以此促进我国合唱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萌.论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20(02):215-216.
[2]史毅.形体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实践探讨[J].中国文艺家,2019(10):255.
[3]马璇.声乐独唱形体表演动作的类别分析[J].大观(论坛),2019(09):94-95.
[4]徐卉.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J].名家名作,2019(0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