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融合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李炎娴
[导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有力工具[1]。

        李炎娴
        广东梅州市梅江区芹洋学校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有力工具[1]。”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目前信息教学工具不断涌现,诸如微课、希沃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慕课、网易云课堂、网络通讯等等[2]。丰富的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教学工作,拓展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助力学生知识技能的不断发展与提升。本文则主要从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入融合的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
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强调:“教育信息化是未来发展计划[3]。”即教师应坚持用信息化带动教育模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信息技术下,教师与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助力学生成为符合信息化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一、融合信息技术,提升自主能力
        新课改强调:“倡导教师培育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倡导教学活用信息技术。”比如,英语学科遵循新课改要求,在课前善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自主学习、在线批改、习题检测、资源获取等目标。信息技术的具体融合如下:
        (1)微课技术助力学习。课前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本课的微课课件。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住微课的“整体性”、“延伸性”特点,微课课程是教学课程知识点的补充、延伸、拓展,而不是零碎的知识点;微课要着重讲解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尽可能帮助学生在预习、自学环节理解、学习、思考,以此在课中时提高教学质量。
        (2)慕课、网易云课堂提供学习资源。新课标倡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而现今丰富的资源平台已被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中。如教师在课前可率先登录慕课、网易云课堂,找寻与本课堂内容相符合的教学视频,可直接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前观看。同时学生在课下也可自己登录,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符合个人情况的学习视频予以观看。网易云课堂中有“名师公开课”、“课堂直播”、“免费好课”等等,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
        (3)云盘、QQ群信息存储学习资源。一些教师整理的重要学习资源学生若直接放任不管,可能因时限原因而导致文件损坏。通过QQ的群文件和百度云盘、网盘等工具,能助力学习资源、试卷、试题的长久保存,引导学生时不时复习、巩固。
        (4)微信、校讯通、QQ等信息通讯工具实现实时共享。课前教师为了解学生自学、预习情况,或交代学习任务并与家长分享校园情况,即可利用微信、QQ、校讯通等信息通讯工具,实现及时、便捷的交流与沟通。
        (5)学科软件提升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学科软件出现在教育教学领域。以英语学科为例,目前熟知的英语学科软件有国际音标、扇贝单词极速版、英语周周练、猿题库老师版、小小签到、BYOD教学等等。在丰富的学科软件中,学生能观看名师视频,跟随名师来纠正自己的英语发音,训练自己的英语口语语速、音准等。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在“单词朗读”、“同步课文”、“模拟对话”中提升自己的英语发音能力。丰富的英语学科软件助力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提升。
二、融合信息技术,提高课堂质量
        2019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推出了新的著作《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研究》 ,该书中提到了如今英语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探讨了教育方式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拓展。目前学科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鼓励小组合作模式、实践教学等模式。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方式的丰富。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信息技术时代被运用较为广泛的教育教学工具,其功能较为齐全。多媒体技术主要是依托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并能拥有语音、图像、视听等处理技术,能集文、图、音、影、动画等于一体。同时依托于信息技术,教师还可对教学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同时也具有查询、检索等功能。将多媒体运用于学科教学中,有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希沃电子白板教学。希沃白板是信息技术下的全新教育教学工具,其功能较为全面、资源较为丰富,拥有黑板、计算机、投影仪、思维导图等多种工具;包含丰富的云课件、网络教学资源等。在课堂上运用希沃电子白板,有助于创新学科教学方式,丰富学科教学内容。
        目前学科课中教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是多媒体和希沃白板。若是教师采用“线上”教学法,还可运用线上教学平台展开教学,比如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钉钉、新东方在线等等。这些在线教育平台功能较为齐全,为教师、学生提供新颖的教学模式。
三、融合信息技术,巩固提升知识
        课后教学多为巩固提升,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去寻找资源提升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主要多为思维导图、线上教学平台等。
        (1)线上教学平台。线上教学平台中功能较为齐全,比如翼课网教学平台中就有“习题检测”、“口语家教”、“电影配音”、“考试”、“学生档案”等。其中学生档案中包含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平均用时、成绩趋势等,有助于学生全面、直观、系统地了解自身情况,助力学生学习、巩固。
        (2)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作为信息技术下的产物,具有培养学生思维、化文为图、化繁为简等多方面特点。课下学生可利用思维导图罗列本章教学知识点,形成齐全的知识体系,助力学生知识的巩固提升。
        除此之外在课下教师也可通过QQ、微信、校讯通等联系家长,布置习题或沟通交流,有助于师生、家校间的熟悉和了解。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助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丰富。教师需与时俱进把握住信息技术下的丰富功能,善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学科的融入,以此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迅.网课背景下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8):1.
[2]黄建华.浅谈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J].中外交流,2020,27(14):133.
[3]完么草.民族地区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策略[J].甘肃教育,2020,(14):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