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蓝虹
[导读] 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受到了关注

        蓝虹
        杭州市濮家小学  
        摘要: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受到了关注。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归纳,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打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课堂,进而提高学生主观性,使其有意识的参与到科学知识探索中,改善传统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重点探究小学科学教学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提出合理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错误资源开发和利用;探析

前言:小学是学生初步教育阶段,加之小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受传统教学影响下,教师对错误资源的认知度不够,使得教学课堂效率难以提升。因此,在开展现代化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行科学全面发展,同时加快小学科学教学发展的步伐。
一.错误资源的重要意义
        就目前来看,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进而改善传统教学的不足。学生通过课堂训练只能加深学生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印象,创新能力受到阻碍。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洞悉学生日常学习的情况,将学生出现的错误整理和分析,引导学生改正自身的错误,能够优化学生学习效率。同时,部分学生在遇到错误后,可能会出现自卑心理,使之,对科学学习失去兴趣,降低自身学习效率。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者身份,引导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错误,逐步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错误资源出现的因素
1.学生方面
        小学生在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影响下,个体发展需求产生差异化,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大不相同。而小学科学教学更侧重于对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的考察,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很好的消化科学知识内容,容易产生错误。此外,在传统教学长期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跟随教师思路进行学习,进而形成规定性思维,降低了自身学习效率。
2.教师方面
        受传统教学影响下,存在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大部分教师课堂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学生无法将实际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加之,教师使用单一和枯燥的教学方式,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使之,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效率不高。
三.小学科学教学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析
1.利用错误资源,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备课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前,教师应不断研读科学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知识难点和重点,结合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出针对性教学方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活动,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同时,学校也要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相互讨论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和解决方式,进而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教学活动,确保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的顺利进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搜集相关资料,使得小学课堂更加丰富和有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1]。
        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索过程中,以《制作一个分钟计时器》为例,在课前,教师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了解到在制作分钟计时器可以出现的问题: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对分钟摆长长度把握不够精准,导致摆动的次数不足30次或者超过30次,随之根据教材内容,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入手,设计教学目标。像1.知识与技能:掌握摆钟原理,通过对摆长调整,制作出分针计时器。2.教学方法与过程:小组合作教学、启发式教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感受到科学学习的魅力。

通过这种方式,合理运用错误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实现高效化小学科学教学活动。
2.利用错误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错误资源来源于学生日常学习进度、课堂训练情况等,以便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整体水平。因此,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科学全面发展能力。在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主观性,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强调要尊重学生学习地位,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划分课堂教学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反思和学习时间,在学生反思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育人功能,利用错误资源,带领学生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并能及时完善和改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行有效的科学教学活动。另一方面,科学科目相对其他科目来比,更具有灵活性,更侧重于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察,小学生分析能力较弱,科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而错误资源为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借助错误资源,通过有效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科学知识探索中[2]。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索探索过程中,以《形状与结构》为例,首先,教师应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到物体具有稳定特点,随之,让学生自主完成《建高塔》科学实验内容。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反思和学习时间,使学生思考在建高塔时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适当点拨和指导,提供学生学习思路,开拓学生学习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利用错误资源,进行分层教学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充分站在学生角度进行考虑,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无法兼顾学生学习整体能力,使之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错误资源进行分层教学。不同学习能力产生的错误类型也大不相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深化问题难度,满足学生求知欲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使其体会到收获知识的喜悦,以此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这种教学方式,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不同的错误类型,优化教学课堂效率,使得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3]。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索过程中,以《土壤与植物》为例,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错误的类型,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家庭作业,进而发挥错误资源的价值,加深学生印象。
4.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出现错误
        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增设更多的提问环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提问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引导学生出现错误,以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索过程中,以《淀粉的踪迹》为例,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我们所吃的米饭中含有淀粉,那么其他食物是否含有淀粉?进而学生通过民主的方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梨、面包、马铃薯。在学生回答的答案中,梨不含有淀粉。随之,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方式,讲解梨不含淀粉的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4]。
结束语:总而言之,教师应重视起错误资源的重要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洞悉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将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整理和归纳,分析错误的原因,合理运用错误资源,设计出针对性教学目标,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此外,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尊重,引导学生及时改正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境,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进行科学全面发展,同时推动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笑敏.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7(08)
[2]杨伟.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 8(20):1 07- 1 08.
[3]刘世亮.小学科学和其他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
[4]路华.浅谈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及利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8(07):143- 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