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慕钗
汕头市澄海北湾开智小学 广东 汕头 515835
摘要:家校合作育人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下的教学形式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家庭教育资源十分重要。通过家长的配合和有效的引导,能够对小学生的思想认知、道德修养以及礼仪礼貌等方面加以提升,也推动了农村小学教学改革的进程,因此要加强对家校共育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家校共育的作用,探究了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对策;家庭;合作育人
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思想认知等方面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而是要将家庭和学校紧密的结合起来,为小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通过相互的合作与配合,共同完成育人的目标,促进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教学效果。
一、家校合作育人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下,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培养理念,已经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符合。新时期下,农村小学教学中,不仅要对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加以扎实,还要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创新意识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提升。因此这就需要通过家庭的有效配合,深入挖掘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模式,让小学生能够在学校和家庭成长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的全面成长需要在学校和家庭的相互合作下开展,这样才能够深化小学教育的价值,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家校共育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要对其加以重视。
二、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存在问题的归因
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部分农村家长对家校合作还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家校合作的价值所在,甚至有些农村小学的家长还存在错误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由学校全权负责,因此就会出现不配合或者合作积极性不高等情况。这就会对进一步开展家校共育造成一定的阻碍。其次,部分农村小学在组织开展合作育人中,采用的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渠道也比价狭窄,教师难以及时的掌握并获取小学生在家庭中的成长情况。同时部分家长由于长期对孩子的教育有所疏忽,加上外出务工等,对孩子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不够重视。此外,家校合作教学的内容方面还有待延伸,合作的方式以及途径等都需要进一步拓展,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够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时发现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农村小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科学育人策略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开展家校合作育人首先需要加强学校和家长双方面的重视,积极转变以往比较陈旧的教学思路和理念,并有效的纠正家长错误的教学认识,引导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并明确家校合作育人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培养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学校还应该结合农村小学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兴趣爱好等,打造出具有趣味性的育人模式,将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为小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以及主动探索的机会。比如: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家庭作业,如:“我为妈妈做家务”“我给父母讲故事”等,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帮助父母。并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还可以让小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构建出亲子互动学习的关系,帮助小学生消化知识。
其次,学校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与家庭合作的渠道,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创建家长微信群、QQ群等,及时将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情况进行交流和反馈,让教师能够全面的了解小学生,并让父母也可以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教师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加以纠正,如:上传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或者育人的思路等,让家长可以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走进学生,利用家访或者家长会等,使得家校合作育人能够进一步得以扩大。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比如:定期举办亲子运动会、亲子课外实践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并在与家长交流中广泛的搜集家长对教学和管理的意见,通过家长座谈会的方式,化解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信息化的交流和家长的参与,能够让家校共育模式的效率更高,合作育人的领域和范围也会得到延伸,满足了素质教育下对小学教学改革的要求,也可以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培养和提升。
此外,家校合作育人还不能仅仅局限在一种形式和内容中,还需要对合作育人的内容进行丰富。关注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并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兴趣爱好等出发,渗透德育教学的元素,增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健全人格。比如:除了要让家长参与到日常的小学教学中之外,还要让家长对孩子进行评价,包括: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日常的文明礼貌、人际交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评价。同时还可以指定家长评价表,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并及时将对孩子评价的内容反馈给教师,与教师共同找到孩子的不足之处,进而针对性的帮助其弥补缺点和不足。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生的评价十分重要,以往过于注重对小学生考试成绩方面的评价,对其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评价比较缺乏。在家校合作育人的过程中,结合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评价,更有助于对小学生的价值观、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引导和培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农村小学教学中要充分的借助家校合作的育人方式,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思想认知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培养和提升,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学校和家长都要加强重视,明确其中的深层内涵和意义。同时还要采用多元化的合作育人方式,构建出丰富的交流途径,及时搜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将小学生的成长情况反馈给家长,相互合作、共同配合,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还要在家校合作育人的过程中,创新内容和形式,邀请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其中,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
参考文献
[1]陈金玲.浅谈农村小学家校合作育人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26.
[2]李学深.农村小学家校携手育人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3-4.
[3]杨峰.家校共合作 疑义相与析——论小学家校合作冷淡成因及化解之道[J].小学生(中旬刊),2021(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