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兰
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 广东 河源 517300
摘要:篮球是体育中的重要运动之一,有着较强的趣味性,目前在我国体育课上,对篮球的教育也越来越普遍,很多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篮球的教学。篮球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多有益的帮助,它能够锻炼学生的行动力,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所以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篮球教学。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教育的传统性,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较弱,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对运用心理诱导来提高小学篮球教学的质量进行探讨,以期为其他体育教师提供教学思路。
关键词:心理诱导;篮球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对于学生来说是趣味性的运动,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所以教师需要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达到篮球教学目标。体育课上的篮球教学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宣泄自己学习的压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对篮球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对篮球教学的兴趣不佳。所以教师需要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运用心理诱导来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才能够达到篮球教学的目标。
二、运用心理诱导提高篮球教学质量的策略
(1)明确学习动机,进行心理诱导
任何的学习都需要建立学习动机和目标,有了目标后才有动力进行学习,篮球的学习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用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对学生进行心理诱导,再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这样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外,教师也需要注意因材施教,小学生抗压能力较差,如果统一制定学习目标,某个同学没有完成目标,就会对这项运动产生抵触心理,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比如对于个子较高,体育较好,有经验的同学,可以制定较高层次的目标,鼓励他们发展个人特长,找到自己的长处进行训练,并且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篮球比赛,督促这些学生进步;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首先完成基础的课程任务,然后积极进取,向优秀的同学靠近;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且给予较大的鼓励。所以教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完成教学目标,也为以后的篮球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运用情境教学,进行心理诱导
随着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对篮球情境教学的不断重视,各个地区的篮球特色学校开始应运而生。各校充分发挥篮球特色学校优势,带动地区校园篮球运动的积极发展。这些举措可以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满足学生学习篮球的需求。
篮球特色学校的课程方面,可以自主开发篮球特色体操作为自编操,不断运用好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诱导。在此基础上加大篮球尖子选手培养,开设篮球个性化课程。在具体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资源,首先将篮球的教学情境传输给学生,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篮球的比赛视频或者一些动画片,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心里的热血和火花,再带学生去篮球场上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灌篮高手》这样的动画片,很多小学生应该都看过这部动漫,对里面的动漫人物也有较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先观看动漫里面的一些动作,让学生在心中记住,然后在篮球场上对学生进行教学,鼓励学生模仿动漫中的动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营造轻松缓和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将自己枯燥的篮球练习和动漫中生动的人物形象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篮球的教学质量。
(3)增加课堂多样性,进行心理诱导
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兴趣较弱,其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大多体育课模式单一,学生每节课都在重复上一节课的内容,毫无悬念,也毫无难度和趣味。小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愿意尝试不同的东西,所以教师可以增加体育课堂的多样性,以此来进行对学生的心理诱导,提高小学的篮球教学质量[2]。教师可以给学生两两分组,练习行进间传递球或投篮,教师计时,小组竞争,以此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或者教师可以给学生分为两队,进行简单的篮球比赛,先不用遵守严格的比赛规则,只看哪个组的进球次数多,让学生大概了解篮球运动,在学生已经熟悉以后,教师可以将严格的篮球规则教授给学生,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弱,很多学生也许不能完全记住严格的篮球规则,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四队,鼓励学生把严格的篮球规则贯彻到实际的行动中,并且由另外两组学生监督,场上的同学有哪些错误的动作,然后再由另外两组上场,剩余两组同学监督,找出场上同学的错误动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更能够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了解错误,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又或者,教师在教学生练习三步上篮动作时,先让学生按照自己平时的经验进行动作练习,然后教师总结出学生平时的错误,进行纠正,再一个一个地看着学生完成上篮的动作,即时地把信息反馈给学生,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能够大大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将动作做对,并且在众多同学面前,学生们都有竞争意识,想要完美的完成动作。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结:总而言之,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由于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对篮球的兴趣,为以后的篮球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诱导,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心理诱导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燃起学生心中的热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完成小学篮球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崔勇.如何运用心理诱导提高篮球的教学质量[J].才智,2017(06):92+94.
[2]杨广友.运用心理诱导提高篮球教学质量的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