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秋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新市渡镇中心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合唱教学也慢慢的受到教育专家们的重视,随之而来的班级合唱也运用而生,成建制班级合唱比赛就是对班级合唱的一种促进。合唱也成了音乐教学中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的知识技能。班级合唱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和艺术表现力。而且它还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班级集体荣誉感。学生们不仅从合唱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更能从合唱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精神。
关键词:班级合唱 有效教学
2011年版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多声部的音乐表现力,尽早的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此外,合唱比赛也是乡镇中小学较容易组织、涉及经费较少的校园活动。因此,我针对如何适合我们乡镇中小学班级合唱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究。
一、从基础抓起,从细微处着手。
在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课标中提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要唱好歌曲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我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做到坐着演唱的时候,要求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注意腰部挺直而且不僵硬,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3的面积,两腿稍微分开,自然弯曲,不能翘腿和两脚交叉叠起,背部不能靠着座位的靠背,站着演唱时两脚一前一后的稍微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头部保持与眼睛向前平时稍微高的位置,小腹收缩,两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全身呈现一种积极运动状态。合唱时正确的口型也很重要,正确的口型发出的声音是圆润的,在训练是我要求学生做“打哈欠”的姿势来体会口腔的打开状态,口腔的外部口型以“竖开口”为标准,在练习时我要求学生双手摸着耳朵边上的下腭骨,再进行“竖开口”的练习,体会“竖开口”的练习,体会“竖开口”时的凹凸现象。或者让学生拉住下巴,一下一下的往下拉,体会“竖开口”时软腭放松的感觉。然后请几位同学做示范,让其他的学生来为他们做评判。唱歌时的气息是否平稳也是影响到唱歌的音准和音色的,在平时的练习中,我都是采用“闻花香”,模仿狗喘气,像春蚕吐丝等这些生活中常见到的事情来进行练习的,采用缓吸缓呼、急吸急呼、循环换气等方式进行。在歌曲中要让学生知道哪儿需要换气,哪儿不能换气,哪儿需要循环换气。学生们的气息掌握好了,就不会再出现用白嗓子唱歌,都会运用气来唱歌。
二、精准唱歌,追求质量,不求数量。
在演唱的时候,尤其是有声部的合唱,学生能够识谱的话,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我的教学中,每节课的开始部分我都会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视唱联系,首先我们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开始,这个是每节课都必须进行训练的,不光让学生增强识谱能力,还增加了他们的视唱音准的能力。接下来我就会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歌曲曲谱进行简单的处理来作为视唱练习,这样学生既学会了视唱,又熟悉的歌曲的主旋律。
视唱的时候我们首先是从齐唱开始,遇到节奏比较规整的旋律,我就让学生试着进行轮唱的视唱。既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们协作的能力。除了视唱,合唱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音准的训练,在练习中,为了解决音准训练的枯燥性,我就采用了多种形式来进行音准的训练。首先是发声与听音相结合的训练,发声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寻找正确的声音感觉,让所有的学生在声音上起到一个和谐统一的目的,听音训练就是为增强学生们的音准能力,让学生们在心中有一个音高的固定概念。其次就是视唱与听音相结合,在练习中,老师把视唱的旋律用钢琴弹出来,学生们就认真的听,每一条视唱老师弹奏三遍,然后学生们就轻声的把这条旋律完整的演唱出来,在选取视唱曲的时候采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在听辨的基础上也提高了自己的识谱能力。
三、引进音乐教育“新体系”,唱响最炫乡镇风。
运用柯尔文手势唱准音高,借助体态律动提升节奏感,用自制乐器开启乡镇风格的奥尔夫,我把音乐教育新体系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找到适合乡镇学校可用的教学方法。例如: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我就教学生柯尔文手势:do握拳朝下;re手指伸出斜向左上方;mi手掌朝下;so!手背朝外;1a手腕自然下垂;ti食指向上;fa姆指朝下指。fi(升fa)姆指向上指,手要放在身体正前方。学生学会以后,我让他们每节课都运用柯达伊手势进行相关的练习,例如:看老师做柯尔文手势,唱出相对应的唱名,或老师唱简短乐句,学生做相对手势等等,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一个音高的概念。又例如。我们学校缺少配套的教学设施,我们就因地制宜,用学生常见的竹子做竹梆、打棒、竹木琴,用易拉罐做沙球等等,用自己做的简易乐器合着我们的歌声演绎着我们的最炫乡镇风。
四、巧教声部,降低难度,唱好多声部。
班级合唱主要是体现整体学生的演唱效果,怎么样让学生把一首作品完整的演唱好呢?首先让学生熟悉歌曲,掌握歌曲的主旋律。在两声部的合唱教学中,我采取“先入为主”的方式来进行声部的训练,低声部的旋律流畅性比较差,对音准的要求比较高,难学难记,所以在开始时就进行低声部的练习,趁学生还没有接受高声部旋律的时候就把低声部练好了,低声部练习好了,那么旋律比较流畅的高声部就比较容易学习了。在分声部练习的时候,采取视唱法,先把旋律唱好,把音高唱准,节奏速度把握好。等旋律熟悉了,我们再用慢速哼鸣的状态来进行练习,在练习中,要注意正确的分句和换气点。在轻声慢速哼鸣的状态下进行旋律的视唱,就能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声音位置,便于声音的统一演唱了。
香港的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正是认识到了班级合唱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合唱技巧,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而且大大的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十分重视合唱的落实,在2017年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首届建制班级合唱比赛中我带学生获得了乡镇组的第一名,通过比赛,我也找到了我们与城区学校的差距。我希望班级合唱比赛以后能继续进行,让城乡合唱水平差距越来越小,我们的学生能唱出了当代中小学生阳光向上、青春向正的最美和声。
参考文献:
王耀华 王安国 吴斌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