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顺云
(四川省盐边县红果彝族乡中心学校 四川 盐边6171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越来越受到关注。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互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就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究,旨在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小学道德与法治;应用
前言: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立德树人的一门学科,其中渗透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做人的道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教师需要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以此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各自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融中激发“教”与“学”双方的探索欲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模式。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提升其综合素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首要任务。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学生年龄方面的因素,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够重视,这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高,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互动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能够平等、民主的进行交流、沟通与互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互动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质量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1]。小学生天性好动,在课堂上能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如果教师不能抓住学习兴趣,就会影响互动教学的效果,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以此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发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例如,在教学“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这一节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并通过有效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个每天食堂学生吃剩、倒掉的饭菜图片,接着教师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浪费现象?”学生马上来了兴致,在这样的问题互动中,学生认识到避免浪费的重要性,不仅形成了节约粮食的意识,而且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开展小组合作,落实互动教学
灵活多样的互动教学方式是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关键[2]。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没有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层含义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来强化教学,深化目标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心理水平及个人情感能够更加鲜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开展互动教学,使学生在共同探究、讨论、总结的过程中获得提升。
例如,在教学“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节课时,教师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合理分组,之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艺术节实践活动。通过学生之间有效互动和相互配合,能够从多角度的理解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传统民间艺术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这有助于学生在相互协商、集思广益的过程中理解民间艺术的多样性、重要性和魅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增强师生互动,让课堂互动更加有效
增强师生互动,可以让教师的引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2]。因此,要是想增强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师生间的感情会得到提升,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课程知识中所渗透的教育价值,更好的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一起讨论生活中我们家乡一些有趣的、让人难忘的风俗习惯,以此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感悟,既实施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又达到了教学目的,使学生获得了更好的情感体验,让互动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四)利用教学评价,提升互动效果
教学评价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的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需求,通过采用激励性的评价策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互动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学评价还要具有导向性,要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找到进步的方向,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结论: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并利用教学评价,来强化互动教学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英.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52.
[2]刘祥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问答与导学,2020(01):7.
[3]高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2018(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