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娇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511442
摘要:学长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近年来,各高校以贯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探索金牌学长导师制,针对新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基于此,分析金牌学长导师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金牌学长导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金牌学长导师发展;培养机制
Research on training mechanism of "spcm-p" gold students and tut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yun jiao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 Busin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42
Abstract: the senior tutor system is an education system, with credit system, class system as three education models. In recent yea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carried out the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 of educating all the staff, educating all the students and educating all the students, so a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Explore the senior tutoria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new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old senior tutors, and puts forward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gold senior tutor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old senior mentor developm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一、“SPCM-P”金牌学长导师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渠道形式多样,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这就加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管理难度。在新形势下,传统的“书记一辅导员一班主任”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我院学生人数増加、学制多样的新特点,复杂的学生群体特征需要增加新一个教育沟通平台,而且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面临新媒体的挑战,学生更多地倾向与辈分相近的人进行“人网交流”获得信息,而疏于和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能够有机结合高校学生管理教育与实践的新途径。“金牌学长导师”计划是我院实施学生事务教育管理项目,面向院部一、二年级学生开展大学学习与生活的帮助和指引工作,主要以党建带团建与班建,学长通过学业引导(Studay)、心理关爱( Psychology)、生涯规划( Career)、事务管理( Management)四个方面从而实现最终学生发展(Progress)的目标全方位导航。“金牌学长导师”是配合传统的“书记一辅导员一班主任”的学生管理模式,适应我院复杂多样的艺术学生群体特征启动的项目,以““SPCM-P”的功能定位,并结合我院所开拓出的新形势下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为我院培养优秀的班集体,最终实现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专于技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学生人才培养给予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及学长导师的现状分析
目前90、00后大学生成为我国高校在校生主体。但调研分析发现,90、0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不足五成,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成绩在用人单位被看重程度居前三位的依次为47.8%、42.5%和41.6%。用人企业普遍认为:90、00后大学生工程意识不强,实践能力偏差。与80后大学生相比,90、0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但团队合作能力较差,过于自我;竞争意识强,但功利倾向化明显;思维开阔,但创新毅力缺乏,情绪控制欠佳。此现象与我国高校多年来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的一系列研究改革与探索的投入和预期相差甚远,说明目前国内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体系仍存在漏洞。
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能单纯从“能力”去思考,应深入挖掘阻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及综合素质水平发展的内在原因,在已实施的“学长导师制”“学着干,自己干,领着干”阶梯式创新能力训练方式已经开展了几年,但是已有的学长导师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鉴于学生与学长导师的双重身份,自身组织管理、上下衔接、工作落实、班集体建设、班风学风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带领学生与其本身的发展也未起到很好的作用,还是不能离开辅导员的全身心的投入,如何让学长导师能够真正的带领学弟学妹进行“三自教育”人才培养呢?基于高职院校“大实践”的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培养机制举措的基础上,怎么有针对性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班风学风集体建设与个人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他们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我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班主任扮演了学习、生活、工作中无所不能的角色,任务繁杂疲于应付,远远不能与日益激烈竞争的环境相共存,能把学长导师这支队伍培养的很好,这无疑给辅导员添加了左肩右臂,也带来了工作的极大的效率,同时也会加快班风、学风、校风的建设,从而实现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班集体队伍,实现我们的教育的培养根本目标。
三、建议
我院启动的“金牌导航学长”项目,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的原则,并参考国内外学长制的经验,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拓出的新形势下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凭借党建带团建与班建的金牌学长导师导航的运作特色,使我院大一新生延续大二学年均能参与“金牌学长导师”的工作和享受“金牌学长导师”的服务,完美传承相亲相爱一家人的院部文化之余,从入学适应到融入我院优良学风班风的班集体建设工作成为勤于学习的学生,到在各项素质训练活动中发挥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专于技能的精神,最终以百分百的就业率投入社会为社会奉献,追逐他的理想,达到我院启动“金牌学长导师”项目的目标和成效。
1.党建带团建与班建
金牌学长导师从考察到最后入选都是经过层层的考核,首先应该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服从党的领导,他本人有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或是入党积极分子、党员,这就为金牌学长导师引领大一新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起到了引领与示范作用。同时对金牌学长导师不断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是未来发展预备党员、党员、团总支、学生会的储备干部,着力打造能引领我院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力量发展的强有力的一支队伍。
2.全方位覆盖,结合院部专业特色有所侧重深入导航
金牌学长导师计划覆盖新生入学教育,辅导新生尽快熟悉新的校园环境,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各个方面,我院的“金牌学长导师”以“SPCM-P”为功能定位,覆盖到入学适应方面,更覆盖到适应后的在校过程中大二学年时期的心理关爱、服务指引、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生涯规划、党团员发展等多方面。更结合院部专业特色引导和鼓励新生申报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学生学习与发展创新项目等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项目,比如说我院的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就是以高年级团队带低年级以“传-帮-带”形式一年一年传承下去。另外像在申报院级的学生研究课题,也是由高年级作为主要负责人,带低年级学生共同组成团队参与。
3.为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程保驾护航
金牌学长导师贯穿时长 “新生时期”到大二学年提高期阶段,在大一那年我们的金牌导师将深入了解新生,为他们的每个人进行职业规划与未来的两年的学业、生涯做好规划,以免大一新生进入大二、大三时候还存在疑惑和迷惘。因此金牌学长导师保证他们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保驾护航。
4.素质训练提升
在素质训练方面,我院学生在学长们的鼓励、引导和带动下积极参加在学院技术节、艺术节、校园团建活动、班级拓展活动,参加义工活动而且也积极参加学生学习与发展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通过学长导师两年的精心导航,使得大一新生过度到大二学年不仅在学业、生活、个人职业规划还在未来的就业升学等方面都排除了障碍。大一新生在大一时期对自己的未来的规划有了很清晰的了解,大二学年在深度的导航,刚加深了他们对金牌学长导师的信任,同时辅导员、学长们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QQ、飞信、邮件等,把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招聘信息毕业审核等相关信息提前在大一、大二学年介绍,让我院大一、大二学生对提前对就业政策、就业技巧有知情权,最终实现他们大三毕业就业无障碍。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生工作专业委会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选粹[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
[2]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生工作专业委会 第四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汇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