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协作推进“亲子阅读”活动的有效策略    ——以A幼儿园亲子阅读活动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 蒋佳纹 王芳
[导读] 亲子阅读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良好阅读习惯

        蒋佳纹   王芳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锦绣幼儿园   
        【摘  要】亲子阅读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良好阅读习惯,提升亲子陪伴质量的有效途径,A幼儿园从家园对话,家园对话、家园协同三个补助有效的实施亲子阅读活动。
        【关键词】家庭、幼儿园、亲子阅读
        
        阅读能开启孩子智慧的窗,打开孩子心灵的门,阅读所指向的语言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为幼儿顺利入学做好准备的重要方面之一。A园管理者自开园以来便意识到阅读的力量,与家庭的积极互动中孵化了 “亲子阅读活动”,并以家园共育理念进行了两年的实践探索。下面谈一谈我们是怎样通过家园共育机制建构和实施亲子阅读活动。
        一、家园对话,孵化活动
        家长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幼儿园应创设多种途径让家长可参加园所日常活动或管理。在A园一次例行家长沙龙活动上,教师谈到“幼儿期末测评时孩子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低”话题时,引起所有家长的共鸣。管理者顺势引导家长思考——什么样的活动能够支持孩子阅读呢?经过几次的思维碰撞和交流,A园“亲子阅读活动”诞生了。
        为了推进活动开展,教师与家长成立了阅读项目工作小组,小组首先界定了我园亲子阅读活动的目标:增进亲子情感交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幼儿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为顺利入学做好充分准备。并强调活动开展中的“三个陪伴”:幼儿园与家庭的陪伴、亲子陪伴、师幼陪伴。
        二、家园调查,催生项目
        为了让阅读活动项目内容更科学和适宜,工作小组制定了“家庭阅读观念和行为现状”调查问卷,围绕“家庭阅读氛围”、“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家长阅读观念”几方面内容对全园家庭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摸排调查,调查结果显示A园家庭阅读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主动阅读的意愿较低;家长陪伴阅读频率两级分化严重,陪伴时间较短;家长不能根据幼儿认知特点选择适宜的读物,而且更倾向于选择技能类图书。
        结合阅读活动目标与调查情况分析,工作组多次讨论,根据幼儿、家庭、园所的实际情况梳理了亲子阅读活动体系,包含三个目标维度、八项活动内容,具体为目标一:改善阅读环境,对应活动:书香家庭系列活动、书香幼儿园系列活动。目标二:提升阅读能力,对应活动:图书漂流、故事小主播、亲子故事会、童话剧场;目标三:增强家长阅读意识、提升阅读指导能力,对应活动:家长交流沙龙、家长指导讲座。
        三、家园协同,推进阅读
        幼儿园、教师作为家庭阅读的同行者,搜集整理绘本资源,为家长提供适宜幼儿的绘本阅读目录;搭建活动平台;并在家长具体实施过程中及时答疑解惑,给予了家庭开展阅读活动充分的支持。
        案例一:皮皮的“悦”读时光
        亲子故事会开播以来,得到全园家庭的积极参与。皮皮受到好朋友程程的投稿激励,也在老师处报名参加活动,但皮皮家庭却未能按时上交故事。
        老师立即同皮皮妈妈进行了交流,得知是因为所选故事中对话较多,而皮皮语言表达能力较低,无法连贯讲出故事,在多次录制不成功后便不愿意尝试。老师分析情况给皮皮妈支招:首先绘本要选择皮皮熟悉且情节、对话简单的;其次,录制过程中由妈妈主讲,皮皮配合,多给孩子鼓励。最后老师还给皮皮妈妈传授了录制音频和剪辑的小技巧。
        第二周,皮皮的故事《石头剪刀布》顺利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皮皮高兴、得意了一整周。

老师及时给予了皮皮肯定和鼓励,此后还结合皮皮的兴趣和年龄特征,经常邀请他参加班级的“故事小主播”活动,并向皮皮妈妈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倾听与表达、阅读的情况,请皮皮妈妈坚持与孩子共同阅读!升入中班皮皮再次投稿故事《我有友情要出租》时,自己成为了主讲,妈妈成为“配角”,讲述的十分生动,声音响亮且自信!从小班录音时仅一句对话,再到中班上期能够较完整讲述,皮皮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性格也变得更开朗大方自信!
        班级在开展阅读活动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图书漂流活动中总是有图书“失踪”、漂流时间不固定导致图书再次漂流成难题,老师们不畏难题,主动思考,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保障了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案例二:图书漂流记
        佩佩:“老师,我不知道哪本书我自己的了”;楠楠:“老师,我想借《猜猜我有多爱你》,可是没有找到” ……随着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问题也不断产生,老师意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活动不能正常开展,还会打击孩子积极性。为此班级老师和幼儿针对问题展开了团体讨论,一起梳理出图书漂流的“三定”原则:
        1.书本定量
        孩子们都表示自己家里有很多好看的书,愿意和大家分享。但是带几本参加漂流活动合适呢?——太少选不到喜欢的,太多又不好清点。孩子对于书本数量的声音参差不齐,于是老师提议用投票的放书决定,最后孩子们尊重投票结果,约定带3本最喜欢的绘本来幼儿园。
        2.标记定位
        在“书总是不见或不认识自己的书”问题研讨后,孩子们一致赞同为做上标记。于是幼儿自己设计专属LOGO贴于书上,老师协助统计班级书籍数量,并进行编号,再将编号后的书本进行数据采集,制作成电子表格。不仅小朋友借阅时能知道是谁的书,老师和家长也能及时了解书籍情况。
        3.漂流定时
        约定漂流的时间:周一下午为班级图书借阅日——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借到自己喜欢的一本绘本,带回家阅读;次周一周早上为班级还书日,无论书籍是否看完都要进行归还,并做好归还记录。
        在“三定”原则实施后,图书漂流变得井然有序,老师也“乐得清闲”。
        
        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有多重身份:家庭阅读环境的创造者、幼儿阅读的指导者和陪伴者……家长在阅读活动的持续浸润中,阅读意识在不断提升、家庭阅读环境也不断改善。
        案例三:陪伴阅读,为孩子做好入学做准备
        希希爸爸是A园阅读活动的发起者,他通过改造环境、陪伴阅读等方式和孩子共建家庭中有序、高质量的阅读氛围。
        1.开辟家庭图书区,营造舒适阅读环境
        希希爸爸在家里腾出一块区域作为孩子的图书区,布置有书架,垫子,小书桌,儿童椅等阅读的必备物资;数量充足、内容丰富和符合女儿认知水平的图书;彩笔白纸等能够让幼儿看书后涂鸦表达的工具;并将玩具等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事物放在其他地方,在物品选择上以蓝、白、粉等温馨的颜色为主,营造简单、温馨、能让人静心阅读的环境。
         2.放下手中事,与孩子一起阅读
        希希爸爸认为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家长必须身体力行,带头阅读。无论再忙,也要抛开琐事空出时间,与孩子一起感受阅读的乐趣,探索未知的世界。当有新书籍时他先让孩子随意翻阅,再进行交流,最后耐心启发、引导,让孩子知其大意。
        3.美好时光,带一本书再出发
        如今,每个家庭外出活动机会都大大增加,希希爸爸每次与孩子出门远行、踏青、走亲访友前,都会让孩子带上一本书,既可以打发无聊,也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习惯在不经意间就已养成。
        在希希爸爸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希希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也在提升,家庭的亲子陪伴质量也越来越高。
        家园协同为孩子创设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搭建了多维度的活动内容。密切了亲子关系、提升了幼儿的阅读能力、推动了家园共建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吴清玲. 幼儿园亲子阅读现状调查及策略探析施[J].中国农村教育.2020
        [2]王梅 . 探究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亲子绘本阅读指导[J].当代家庭教育.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