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陈婷钰
[导读] 育人工作,是小学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陈婷钰
        汕头市澄海南湾小学,广东  汕头  515835
        摘要:育人工作,是小学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育人工作,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性格,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负责,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班主任对小学生开展育人工作,应当讲究工作艺术,在育人工作中要应用赏识教育法。本文将就此方面展开论述,探求赏识教育法在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生;赏识教育;小学班主任;育人工作;应用
小学生在生理上,在心理上均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处于萌芽状态,性格尚未定型。班主任对学生做好育人工作,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提升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进行自赏
        育人工作,是塑造小学生灵魂的工作;育人工作,需要学生养成快乐活泼的个性,需要增强学生的勇气、意志,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热爱劳动,并且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1]。——小学生既是班主任育人工作的对象,同时又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小学生在一天天长大,他们的自我思维在一天天走向成熟、自觉性在一天天增强,他们终将学会对自己负责(他们也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
        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开展育人工作,需要着重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要引导学生喜欢自己,接受自己,关爱自己,引导学生学会肯定自己,学会欣赏自己。这样,就能培养并且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学会自我负责,使学生主动上进。
        在这方面,班主任可以要求班上的每个学生每天写日记,在每天的日记中写上一条自己的优点,或写一件自己做的好事,然后在当天日记的末尾写上“我表扬自己一次”。班主任每周检查全班学生的日记一次,并在学生日记上用彩色笔画上美丽的图画(或有趣、幽默的人物形象),以示对学生的赏识。日积月累,就可以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做会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赏识。
        二、家校加强合作,张弛有度开展赏识教育
        小学生的家庭,是小学生人生的起点;小学生的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小学生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行为模式、智力发育、心理发展和性格气质具有重大影响[2]。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是学生育人工作的起点;学生家长,是学生终身的“班主任”。——另一方面,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打交道的时间、空间又是有限的(班主任与学生每天打交道的时间局限在上午8点至下午4点半之间,班主任与学生每天打交道的空间局限在校内),加上班主任工作繁忙(班主任不仅要负责任教课目的教学工作,还需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及其它各项工作,还要处理自己的家庭生活),不可能对班上的每一名学生开展全天候、不间断的育人工作。
        所以,班主任要让每一名学生的父母都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

班主任要举行家长会,向学生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家长引导子女学会做一个好孩子、一个好学生、一个好人、一个好公民。班主任要用真实的案例教育学生家长,让每一个家长都认识到小时候没有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长大后性格冷漠、自私、绝望,使学生家长们意识到必须对自己的子女负责,必须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职责;班主任再向学生家长传授赏识教育法,让学生家长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班主任还要把每个学生家长的手机号输入自己手机里,并让每个学生家长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记下来。——然后,班主任要向学生家长们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家长与学校必须加强合作,对每一名学生共同开展张弛有度的赏识教育。
        小学生家长在对子女开展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整天拿放大镜观察子女身上的优点,不能整天用夸张的语言漫无边际地赞美子女(这样反而会令子女盲目乐观,当真以为自己完美无缺,产生不切实际的优越感,子女的自尊心会变得异常脆弱;当子女在生活中、在学习上遇到任何意外的挫折时,子女的自尊会在瞬间崩溃)。——学生家长对子女开展赏识教育,必须张弛有度,必须实事求是。家长的确需要每天表扬、夸奖子女,但不能过多、过滥、过分,必须实事求是,家长在肯定子女优点的同时必须指出子女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同时,家长还要要求子女指出家长身上存在的优点、缺点和不足,这样,就可以营造出和谐、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引导家长与自己的子女共同成长(有教育学家指出:创造父母,创造家长的不是家长本人,而是家长的子女)。
        三、在班级内容营造群体赏识的氛围
        每个小学生在学校里都不是孤零零的独自生活,相反,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与数十个同龄学生共同生活在一间教室内,这些学生共同组成了一个班集体。同班学生们朝夕相处,他们一起玩耍、学习,他们又会彼此模仿对方的行为、语言。
        因此,班主任要做好育人工作,需要在班级内部营造出群体赏识的良好氛围。班主任要根据先进生与后进生互相搭配的原则,组织学生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班主任还要明确要求:每个受到同学帮助的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学生和班主任的面,对帮助自己的同学进行感谢、表扬;如果多个学生共同帮助一个学生,那么受到帮助的学生要感谢、表扬帮助自己的每一个同学;如果一个学生帮助了多名学生,那么每一个受到帮助的学生都要对这个好学生进行感谢、表扬;班主任也要当众表扬这名好学生。——通过营造群体赏识的氛围,可以营造出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班集体,从而促进全班学生的健康成长[3]。
        四、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力度
        做好育人工作,还需要加强师生沟通交流的力度。班主任要放下架子,经常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讲话,鼓励学生说出真心话,并且为学生保守他们心中的小秘密。这样,才可以把赏识教育的育人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心里去。
育人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工作。因此,班主任要把学生家长、学生的同学、以及学生本人都引导进育人工作中来,通过全方位、多样化的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毛晓莉.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J]. 教育观察,2020,9(47):94-96.
[2]王玉强. 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的励志教育[J]. 科技资讯,2020,18(30):145-147.
[3]曾少媚. 小学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后进生转化策略探析[J]. 教育观察,2020,9(11):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