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联合注意在亲子陪伴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范思慧 张怡倩
[导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范思慧 张怡倩
        杭州市绿洲花园幼儿园
        摘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尤为重要,因为孩子最初的启蒙和良好习惯的培养都要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其中,亲子陪伴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家庭教育中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现实里,许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或惦记着工作,或肩负着压力,或被手机等外界因素所影响,并不能够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一起互动。本文就亲子陪伴的现状、高质量亲子陪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增强亲子陪伴的效果等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联合注意;高质量亲子陪伴;持续注意力
一、提出问题:
        在班级的家长群里,经常有家长将孩子传达的信息反馈给老师,也有一部分家长就很懵,“我们家怎么就没提过这事儿呢?”
        老师向家长解释,是当天有小任务需要家长配合,请孩子们将事情转达给家长。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记住事情并讲明白,而有的孩子却直接把老师的信息“屏蔽”了?
        其实,孩子能不能听进老师说的话,甚至在上学后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在幼儿园时就能看出。说起来,那些“明白问题”的孩子家长,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陪娃的时候不看手机,高质量陪伴。
        强调这个,是因为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家长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仍在不停地看手机,根本算不上陪娃,最多也就是“陪着”。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家长在刷手机的一瞬间,陪伴孩子最重要、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东西——联合注意就被破坏了。
        著名心理学家gopnik博士在《园艺和木匠儿童教育》一书中就谈到了有关专注力的问题。家长们会头疼宝宝的注意力不集中,一个玩具玩几分钟马上就换下一个。该怎么办呢?许多家长会强硬地逼着孩子一直玩这一个玩具,不许换。显然,孩子往往被逼哭,父母则开始不停地训斥,陷入了恶性循环......
        想让孩子专注在一件事上,最好的办法,是我们一直在坚持,也倡导大家要做的事,那就是“联合注意”。这个“联合注意”,只有在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中才能做到。
二、概念分析
        所谓“联合注意”,指的是你和孩子共同注意一个事物。这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孩子的适应能力、学业表现等方面行为,能产生广泛的影响。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拿着一样东西和孩子一起玩,玩得特别投入、俩人都很高兴的时候,他就能玩很久。
        为什么父母的加入,孩子的专注力能够持续呢?因为学龄前的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同时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年龄还小,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父母有很强烈的依赖,需要父母的陪伴来满足心理需求。也就是说,当你和孩子在玩同一样东西时,他能玩很久,并不是因为这个玩具有多好玩,而是和玩具比起来,他更在意和你一起玩。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和他一起探索玩具,用各种方式引导、启发他去观察、思考、尝试,他的联合注意也会越来越好。到孩子大一点,联合注意力好的孩子,专注力也会发展得又快又好。
        这也是通常说的“持续注意力”,就是做一件事不容易被其他事情干扰,不管是玩玩具、做手工、搭积木,还是学习,这个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这是孩子以后专注力的基础。


        等孩子上小学了,这种能力还会迁移到老师的身上。如果说一个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他没有和老师形成联合注意,没有有效互动和良好注意力,学习就必然出现问题。
三、联合注意在幼儿早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班级里的学霸,上课总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是因为这些孩子特别自律吗?事实上,真正在起作用的,是他们联合注意的能力。因为他们可以很轻松地跟着老师,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培养这种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孩子和父母从小形成良好的联合注意。通俗地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能和他关注同一件事情,上学了,他就能和老师关注同一件事。
        相关研究显示:婴儿在10多个月的时候,如果父母以联合注意的方式与他进行情感之间的互动,会比没接触过这种交流方式的孩子,认识多一倍的单词;在孩子2、3岁期间,受过联合注意方式培养的孩子,持续注意的能力会发展的比较好;到孩子4岁了,他的探索、语言、互动与合作等技能,也会因为具备良好的联合注意的能力,而进步神速;到了小学,我们会发现,有较强联合注意力的孩子,他们的学业表现、适应能力等方面,会表现得更加优秀。
        父母在全身心陪伴孩子的同时,能够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教会孩子正确的认知和学习的能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而父母和孩子从小进行联合注意方面的互动,也几乎是在给他的智商开了挂。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回应,才是真正的高质量陪伴。
四、你的陪伴方式,决定了联合注意的全部效果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导致大多数父母由于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即便是陪伴,仍有许多家长认为,陪在孩子身边,就是在进行陪伴。首先,陪着≠陪伴。陪伴并不意味着孩子玩自己的玩具,父母看自己的手机。陪伴应该是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吃饭、学习、游戏,两个人必须是对同一件事保持同样的关注,是同步式的关怀。
        孩子在活动时,父母的加入,往往能让他们的专注力更持久。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最好的玩具。当父母注意某个事物时,在孩子看来,是你对这个事物产生兴趣了。孩子出于想亲近父母、更加了解父母的本能,便和你一起关注该事物。这时,亲子之间的联合注意就达成了。孩子会通过认真倾听大人说话,观察大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来调动整个大脑,和大人进行情感、注意力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之间面对面的眼神,表情,不经意的你问我答,直至你和孩子一起探索、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些父母关注孩子、陪伴孩子、鼓励孩子的过程,和孩子达到共情的目标,都是在给他注入情感的力量。对于孩子来说,情感恰恰是认知发展最好的助推器。
        如果这时候,大人去玩手机了,刚建立起来的联合注意就被摧毁了,孩子会敏感地发现大人分心了。经常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不如手机重要,亲子间的情感链接想再建立起来,就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持续地和孩子保持联合注意,这个过程十分重要。
五、结语
        许多家长会抱怨自己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统计发现,家庭主妇带的孩子,和职场妈妈带的孩子,二者在行为表现、情绪健康以及学业成绩等方面的表现,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也反映了高质量的陪伴,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对孩子有害的,反而是陪伴者不好的状态,不够专心就是其中最大的伤害。
        哪怕孩子一直是在玩同一样玩具,家长是否参与,孩子的专注程度绝对不一样。当家长投入到和孩子的互动中,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回应,你会发现,孩子的小眼睛都在闪闪发亮呢!
        放下手机,哪怕你只能心无旁骛地专心陪宝宝5分钟,也好过你陪在他身边,却时不时地刷两下手机,心不在焉地坐上2小时。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家长最重要的自我修养。

参考文献:
[1]陈梅.浅谈家庭教育中父亲高质量的陪伴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关键[J].中华少年,2020(13)
[2]张晓娟.浅谈学前教育时期亲子陪伴的重要性[J].天津教育,202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