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张林
[导读] 现如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问题受到了各方人们的共同关注

        张林
        东营职业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91

        摘要:现如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问题受到了各方人们的共同关注,因为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社会是否稳定是分不开的,其也会使国家的发展动力受到影响。目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从社会各个方面同时入手才可以解决,只有全员参与进来,全方位的进行着手管理才可以改善改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建议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缺少有关的就业服务
        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自身就有一些问题,例如:高职院校信息量小,院校就业的指导老师没有给出学生实质性的建议,保证不了就业指导的最终效果。在毕业生进行求职的过程中,毕业生在自己学校内部的招聘会的比例只有一半,许多高职院校也没有对其在填写简历或是面试上提供任何的服务及帮助,这就致使学生们所投的简历有效率还达不到百分之八十。
        (二)人才培养满足不了就业岗位的需求
        当前有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进行就业时所进入到的岗位和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相匹配,有许多的毕业生没有面试到与自己有关的就业岗位,只好选择专业性较弱的岗位进行就业。这就说明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社会对此专业的需求,在人才的培养体制上出现了问题[1]。
        (三)学生就业理念问题
        现在普遍存在学生手低眼高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对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抱有过高的心态,在进行就业选择单位及岗位时,没能认识到自身的缺点,而且还不想吃苦,只想选择较为轻松的工作,并提出了高于自身能力很多的薪资待遇,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很多刚出学校的毕业生面对生活成本的压力缺少长远的眼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总是不断地跳槽,工作的流动性过大,在自己的工作上遇到点小问题就要辞职,很明显在自己的就业理念上出了问题。
        (四)学生职业能力弱,缺少就业知识
        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相对较弱,学生毕业在进入到工作中,有着三心二意的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在处理同事间的关系上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高职院校很少组织和开展小组活动,使得学生缺少团队意识,不利于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发展。高职院校开设的就业课没有受到重视,学生在上课期间学不到实用的就业知识,不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影响了学生进入职场后的发展[2]。
        (五)企业学历门槛高
        当前人才招聘会上的许多招工企业都将应聘的要求设置在本科学历及以上,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去面试都得不到面试的机会,这样就损失了许多有着专业能力的高职毕业生。现在许多的企业都看中学生的学历,直接将学历和学生的能力联系到了一起,没有考虑学生到专业能力,这就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阶段更是难上加难。


二、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给予帮助和支持
        政府部门首先要起到引导作用,要提升高职院校的各项管理,要规划可行的对策,正确引导高职院校办学,对市场行业进行整改。有关政府也要与相关企业进行交涉,要使企业也支持高职院校的工作,要改变学生的就业理念,改掉手低眼高的坏习惯,要认可先就业再择业,使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政府部门还可以对中小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扶持,因为中小型企业对高职学校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到其中进行工作,这样既增加了就业的岗位也推动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二)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划
        高职院校要定期的对市场岗位的需求及趋势进行调查和掌握,要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培养规划,适当的调整生源结构。高职院校可以对自己学校的专业进行改革,要有明确的专业结构及布局。高职院校要把握当地的市场经济发展走向,了解本地人才的供需以及优势产业,要对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的培养,以满足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并要保持和发扬,要对学生的培养规划进行完善,提升毕业生的职业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创业以及实践的教学培养。可以在校园内建立实训基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用真实的案例为同学所讲解并展开基础的教学,以保证学生在校园里就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自己专业的岗位,可以在校园中就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加强了学生对岗位联系。
(三)企业要参与人才培养
        企业要与高职院校联合起来对人才进行培养,其中不仅要包括人才的培养规划还要包括教学评价以及设计等项目关键,要加强企业的参与度。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讲,要加强其在岗的培训,要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身份认知。企业也要对招聘门槛做出改变,不要在招聘时只看学历,要依照企业自身的岗位需求和高职的毕业生进行双向的选择,不要把高职院校的应届生拒之门外。企业还可以和行业协会共同联手,在高职院校设置直通班,对学生直接进行培养,依据自己的企业规划来引导高职院校来定制所需的课程安排,使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发展,可以直接胜任自己的岗位。
(四)对学生进行心理基础建设的帮助
        高职院校在安排本校的课程时要对创新意识及专业能力共同进行培养,学生也要自主地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团队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要成为专业的优秀人才。学生在学习时不但要对自己专业知识进行了解学习,还要了解当下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和心理等知识,开阔自身的视野。学生要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这是当前最重要,不要遇到点挫折就不知所措,可以跟老师讲,寻求老师的帮助,在早期就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每年毕业的时候要多关注内心敏感的应届生,帮助其将树立信心。学校也要安排心理课,安排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任教,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理念和心态,为以后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对有关从业者带来帮助,共同来改善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金春贤.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与途径浅析[J].中国商论,2020(11):197-198.
[2]吴健巍.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4):28-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